兰馨幽香常思德 万水千山总是情:朱德与昭觉寺的不解之缘
昭觉寺观音阁门额上悬挂的那块“元帅匾”,记录了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朱德元帅与昭觉寺的深厚渊源。上世纪初,时任云南陆军第七师第十三旅步兵第二十五团团长的朱德在危急关头暂避昭觉寺,被寺僧救助。自此,他便与昭觉寺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暂避八仙堂
1917年春,时任四川督军罗佩金为了巩固在四川的地位,大量调集滇军,以武力胁迫川军改编,执行“强滇弱川”的政策。这一做法遭到刘存厚等川军的强烈抵制,川滇军阀之间的“刘罗”大战由此展开。时任云南陆军第七师第十三旅步兵第二十五团团长的朱德,奉命带领所属部队由泸州抵达成都。4月,在成都的川军、滇军激战,川军以大炮轰击滇军驻地成都旧皇城,滇军伤亡惨重,四处逃散。负伤的朱德率部拼死突围至北郊昭觉寺附近,前有阻截,后有追兵,危急关头,他进入昭觉寺暂避。
负伤的朱德道明深夜入寺的原委,并请求帮助,巡夜的僧人立即将此事禀告住持。出家人本不应卷入世间的争斗,更何况是军阀之间的战争,稍有不慎,整个寺院都会蒙受灭顶之灾。但救人于危难是佛教慈悲利世的本怀,眼见负伤的朱德,见死不救又于心不忍。正当昭觉寺的时任住持了尘和尚左右为难之时,僧人来报,一伙部队正强行入寺搜捕。情急之下,了尘和尚将朱德引至方丈室侧的八仙堂内躲藏起来。
闯进寺内的川兵将寺内各处搜了个遍,但仍不见人影。不一会,几个川兵来到八仙堂,砸开大门,眼前黑灯瞎火的场景却让他们面面相觑,不敢进去搜查。举起火把一看,堂内威武庄严的佛像又让他们顿生敬畏之心。立于门外的川兵诈言:“快出来,我看到你了”。短暂的静寂之后,八仙堂内有了响动,了尘和尚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川兵瞬即朝堂内开枪,两声枪响之后,地上躺着一只血肉模糊的大白猫。了尘和尚见状呵斥道:“深更半夜跑到寺院里到处乱搜就罢了,你们还向菩萨开枪,恐怕就是你们刘将军到此,也不敢如此不敬吧!”。
川兵听出了尘和尚话里有话,这才将信将疑地离开。待外面的风声归于平静,朱德才离开昭觉寺,踏上征途,追赶部队。
短暂的躲避,让朱德与昭觉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举手的相助,何曾想却成就了后来新中国的一代元勋。
二、观音阁的“元帅匾”
朱德离开昭觉寺之后,一直没有忘记了尘和尚和昭觉寺对他的帮助。两年后,他委托其好友周官和,辗转请到当时的著名书法家颜楷题书“应世人间”4个大字,并制作成牌匾,赠予昭觉寺,以表谢意。昭觉寺将此匾额悬挂于观音阁门额正中,匾额上款为“辛酉冬月吉日献”,下款为“下民朱德、周官和立”。
1966年,这道匾额不知所终。1986年,昭觉寺曾请当时著名书法家洪志存补书,然其落款与原匾有些许出入。2004年,四川省博物馆杨诗云先生在1936年版《良友画报》上查阅到当时刊登的“应世人间”原匾照,昭觉寺据此复制,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元帅匾”。
三、深情厚谊的关怀
据相关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朱德元帅曾六次回川视察,并先后三次到过昭觉寺。
1957年春,朱德元帅结束了一天的视察工作后,轻车简从,来到了阔别整整四十年的昭觉寺。时任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昭觉寺住持慈青法师陪同参观。行至山门,他一下车便询问了尘和尚的情况,得知了尘和尚已圆寂多年,朱德元帅遗憾不已。随后,他来到了当年暂避的八仙堂内歇息,与僧人们促膝长谈。
1961年4月5日,朱德元帅曾携夫人康克清参观成都昭觉寺。
1963年,朱德元帅抵达昭觉寺时,寺内法师正在普同塔片区的地里干活,他拄着拐棍走过来,一边看大家在地里劳作,一边跟大家聊家常。这是朱德委员长最后一次到昭觉寺。
四、无尽的追思
赵朴老在昭觉寺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对昭觉寺的恢复重建工作非常关心,每次来蓉视察时都亲临寺院指导。1988年,赵朴老指导昭觉寺对朱德委员长当年暂避的八仙堂进行全面维修,竣工后,赵朴老亲自取名并亲笔题写“思德堂”匾额,以纪念朱德委员长。
1975年,89岁高龄的朱德委员长观看完为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的话剧《万水千山》演出后,为总政话剧团亲笔题字“万水千山”。朱德委员长逝世百日后,其孙女婿李瑛将其中一幅赠予赵朴老作纪念,朴老在此卷首尾写有题跋和一首词。1988年,赵朴老将这幅珍藏作品《万水千山》赠予昭觉寺。对昭觉寺来说,这幅书法作品弥足珍贵,意义重大。昭觉寺至今还将其悬挂于思德堂朱德委员长像侧。
1986年12月1日,是朱德元帅诞辰100周年,这一天昭觉寺举行了纪念活动。时任住持清定法师率领昭觉寺全体僧众和宝光寺、文殊院代表及各界自发前来的朋友约五百余人,以佛教特有的方式向朱德委员长由衷地作礼,表达对他老人家无尽的缅怀之情。活动结束后,清定法师向朱德委员长的夫人康克清发去信函,将纪念活动的情况作了汇报,并致以衷心的问候。(文/图 成都民宗局)
原标题:坚持宗教中国化 讲好爱国爱教成都故事丨第十三期:兰馨幽香常思德 万水千山总是情 —— 朱德元帅与昭觉寺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