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佛学资讯 »
  3. 正文

净慧长老自述学禅六十年感悟:要想参禅有进步,三个条件不能少

零分 1,152

只要自己肯发心,尽大地是个禅堂,尽大地都是诸佛菩萨加持过的地方、修行过的地方。所以只要自己努力,到处都可以修禅。

——净慧长老

十五岁的净慧,充满对参禅的向往

老衲在十五岁时知道有参禅这件事。当时我住在三佛阁,又叫三佛讲寺。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鑫老和尚在此驻锡,弘化一方。大鑫和尚是我的太师公。三佛阁是一个净土道场,经常有念佛七,我就在念佛堂里和大众一起念佛。念佛之余,也看几本书。当时年龄尚小,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在老参师父指导下,我看的第一本书是《来果禅师自行录》,第二本书就是《虚云老和尚事迹》。这两本书都很薄,也算是勉强看得懂。

来果禅师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大禅师,是扬州高旻寺的方丈,人称妙树和尚。我出生在黄冈县,妙树老和尚也是黄冈县人,我们是同乡。从禅师的自行录里知道禅师的事迹,知道禅师割肝治疗父亲疾病的孝行,知道禅师修种种苦行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勤苦参禅,最后大彻大悟,做了高旻寺的方丈。在那个时候,高旻寺以禅风严峻、规矩严厉、道风纯正而著称。只要听说是高旻寺来的僧人,都会倍受恭敬。出家人都以能到高旻寺亲近来果老和尚为非常殊胜的求法因缘。

在虚云老和尚的事迹中,知道了老和尚的出家因缘,为报母恩三步一拜朝五台,以及种种令人敬仰的苦行。书中讲到,他在渡河时不慎失足掉入河里,漂流了很长时间才被渔民捞起来,只剩一口气,经过抢救才算活了过来。身体还没好,就拖着病体去高旻寺参加禅七。就在这次禅七的第八个七第三天晚六枝香开静行茶时,护七师不小心将开水溅在老和尚的手上,老和尚失手将杯子跌落在地。杯子落地的响声,就像震耳的惊雷一般,使他参究的念头、郁在心中的疑情,一下子桶底脱落,大彻大悟。虚云老和尚描写他当时开悟的情景,有一首偈子:“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这两本书对一个刚刚步入青年阶段的小和尚来说,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时时想到两位高僧大德的苦行卓绝,道德崇高。当时全国佛教界没有一个人不向这两位高僧顶礼膜拜,没有一个人不向往这两位高僧驻锡传禅的道场。

十八岁只身前往云门寺求戒,终于见到心心念念的老和尚

1951年春节期间,传来了虚云老和尚住持的广东乳源云门寺将要举行传戒法会的消息。听到此消息后,我内心欢喜无量。尽管我当时只有十八岁,我下定决心要去受戒,去亲近虚云老和尚。我的剃度师很慈悲,决定成就我,陪同我一起南下到广东乳源云门寺去求戒。

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马上就要见到仰慕已久的虚云老和尚,心情很激动。当时的火车没有现在这么快,从武昌坐到韶关两天两夜。想想如果是行脚走路得要两个月,坐火车只要两天两夜,感觉这已经非常快了。到韶关后,就先去了当年六祖说法的大鉴禅寺。六祖说法时这座寺院叫大梵寺,后来六祖被皇帝赐封为“大鉴禅师”,大梵寺就改名为大鉴寺。这座古道场在虚云老和尚的努力下得以重修,成为云门寺和南华寺的下院。要去云门寺和南华寺的人,可以先在此休息一两天,再步行到云门寺和南华寺。

从大鉴寺到南华寺约五十华里,步行半天就可到达。师父先领着我从大鉴寺步行到南华寺,参礼六祖的真身。不过当时六祖的真身并没有供在南华寺六祖殿,而是供在云门寺。主要是在社会大变革中,怕六祖千年的真身会遭到意外,解放前夕就把六祖真身请到云门寺供养。我们在南华寺挂单一宿,就在那时我和本焕老和尚结下了缘。当时本老是南华寺的住持。我还不知道本老也是黄冈人,跟我是老乡,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我们是同籍。那个时候,小和尚见了方丈大和尚,都是战战兢兢的,不敢上前;磕完头就躲得远远的,站在一边听和尚开示。我站在门角,头也不敢抬,认真听本老对我们一行人开示。

在南华寺住了一晚,第二天早殿时分,我们就起身步行去云门寺。从南华寺到云门寺大约有一百二十华里。那天云门寺的当家师正好与我们同行。在当家师的带领下,我们整整走了一天,从天还没亮一直走到掌灯时分,才到达云门寺。第一次见到云门寺那种神圣的感觉,那种庄严的感觉,那种神秘的感觉,真是难以言表。

夜静更深我们敲开山门,蒙常住慈悲安排在上客堂住了下来。沙弥和比丘分开住在两个房间。现在的上客堂是贵宾住的地方,传统寺院的上客堂就是云水僧挂单居住的地方。睡的是通铺,席子下垫的是稻草。安排我住的是一间很大的房间,里面已经住了一位先期到达的新戒,他就是现在住在普陀山的白光老法师,我们正好同睡在一个广单上。想想我和白光老法师相识也有六十年了,因缘不可思议。云门寺的管理很严格,沙弥除了大殿、斋堂和自己的房间,以及出坡劳动的地方以外,任何地方都不能去。所以也没有去过我师父的房间,也不知道比丘师父住的是广单还是单人床。云门寺当时规矩的严厉、道风的严谨、管理的严格,今天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过去的事已经成了过去,要把过去的事重新再恢复起来,很难很难。

我们住下来后,第二天师父就到客堂去登记,并向知客师父提出请求,想要顶礼老和尚。得到知客师父的批准,在知客师父的带领下,我们非常神圣、非常严肃,小心翼翼地走到方丈室,走到虚云老和尚居住的房间。老和尚是湖南湘乡人,一辈子都只讲家乡话。除了家乡人外,第一次见面的人,谁都听不懂他老人家的话。不过我师父是湖南长沙人,还能听得懂一点。老和尚讲几句,师父就给我们翻译,大致上问我们从哪里来。老和尚听说我们是从武昌三佛阁来,是从大鑫和尚那里来的,老和尚就对我们特别慈悲。因为听不懂话,只能看表情。由于语言的障碍,第一次拜见老和尚,他老人家有什么教诲,未能入心,留下终身遗憾。

尽管没有听懂老和尚说了些什么,不过初次拜会,老和尚给我的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现在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老和尚丈室的外厅堂要比现在四祖寺的方丈室稍大一点。老和尚的住房很小,大概不会超过十五平米。房子里有一个土炕,老和尚晚上就睡在炕上。有一张又旧又破的小方桌,有一张禅凳,还有两条板凳。我们进去后,比丘们就坐在板凳上,有的站在桌子前,有的站在窗子下,小和尚就站在门边。

我们从顶礼三拜到问明来历,最后告假出来,前后不到五分钟。但这五分钟却给我留下了一生难忘的记忆。老和尚长长的胡须,白白的头发,一身百衲衣,一副消瘦的面孔,一口地道的湖南湘乡话,一对炯炯有神的目光,目光中透出老和尚的智慧和慈悲。老和尚坐在禅凳上巍然不动,说话的时候很少与对话者目光相接,仍然是眼观鼻、鼻观心,很少抬起头来看对方。在老和尚的事迹那本书上,有一张老和尚的法像,我记得他的一位弟子在像的顶端写了这样一句话:“才动眉毛,便是犯了祖师的规矩。”看到老和尚此刻的面容,看到老和尚庄严的法相,就想到了那句描写老和尚威仪形象的话,与眼前的老和尚一模一样,连眉毛都不动一下,因为动了眉毛就犯了祖师的规矩。大家想想看,这种功夫,这种要求,这种修养,的确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第一次参加禅七,当时的那种境界再也找不回了

就是在这一年,我正式成为一个禅宗的僧徒;就是在这一年,我受了比丘戒;就是在这一年,我第一次参加了由虚云老和尚主持的禅七。禅七期间,老和尚每天晚上养息香时进堂讲开示。那时同老和尚接触的机会太少,每天讲了些什么,确实听不懂,也记不起来。等后来给老和尚当侍者,慢慢就能听懂一些,最后就能全懂。非常奇怪的是,我从完全听不懂到完全听得懂,也仅仅只有几天的时间。

禅七是在“云门事件”之后,经过夏季、秋季和半个冬季的辛勤劳作,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大家把自己卖柴火买回来的米拿出来,一起煮饭吃,才可以打那一次禅七,所以每位参加者都非常珍惜。虽然只有一个七,但每天坐香的时间很长,最少有十二个小时。在我的记忆中,那次禅七有七十几个人参加,禅堂坐得满满的。到了养息香,大家都来听开示,地上还要铺棕垫。我在晚上的养息香只能坐在棕垫上,平常人少才可以坐在禅凳上。

那时候听班首师父说要“参话头”,教参“念佛是谁”。墙上写着:念佛是谁,照顾话头。也看过一本老和尚的《参禅法要》,知道在参话头的时候,要在“谁”字上起疑情。自己就学着做这种功夫,学着参话头,学着起疑情。全堂都是老参上座,新受戒的没有几个人。坐了一天,两天,坐到第三天,对于参话头起疑情这件事,好像找到一点点感觉了,觉得功夫还能用得上去。偶尔有一枝香,止静后提起话头参,突然之间,不知道身心所在,就在顷刻之间一椎鱼子响了,就开静了。哦!没想到坐禅有这么奇妙的事,一个小时在一瞬间就过去了。后来再想找回这个境界,就再也找不回了。那个七只有那一次出现过这种境界。也就是那一次,让我对禅宗一法坚定了信心,平常没有事就坐一坐。后来不打七了,每天晚上大家也都要进堂坐禅。可惜1952年老和尚就离开了云门寺去了北京,在1953年秋天到了江西云居山。佛源和尚1953年5月回云门寺当了方丈,冬天也举行禅七,但是再也找不到第一次禅七的那种感觉了。

净慧长老谈学禅六十年感悟

要想参禅有进步,三个条件不能少。一是,要有清净的道场。有道风、禅风和历史的积累,道场就有了灵气,就有好气场。有一个好道场,功夫容易上路。二是,禅七必须要有人指导,要有禅修经验的人指导,最好是过来人指导禅修。可惜时至今日,有禅修经验的人已经很少,过来人更是少之又少。第三,最关键的还是自己要对学禅有信心。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内因就是自己要有信心,要发心。只要自己肯发心,尽大地是个禅堂,尽大地都是诸佛菩萨加持过的地方、修行过的地方。所以只要自己努力,到处都可以修禅。

老衲上一个辛卯年到这一个辛卯年,整整六十年,禅功进步不大。虽然断断续续地做禅修的功夫,做禅的传播工作,做禅文化的弘扬工作,也恢复了几座禅宗祖庭,但是修行是根本,参禅是根本。禅虽然要弘扬,但更要实践。禅的灵魂是体验,禅的灵魂是开悟;不明心见性,把禅说得天花乱坠,和自己的修行不相干,和自己的生死大事不相干。只有把修行落实了,在修行中体验禅,在修行中享受禅的喜悦和安详,再把禅的体验融入到生活当中去,融入到工作当中去,融入到做人做事当中去,禅才有实际的内容。

生活与禅看起来好像是两件事,如果把它们当成两件事,禅与生活就永远都不能融为一体。生活禅,就是要使生活禅化,要使禅生活化。禅与生活紧密地融为一体,这才是生活禅的本质,也是从上佛祖心地法门的精髓。心地法门不能在生活中落实,不能指导生活,不能改变生活,心地法门就只有体没有用。体不能起用,体就变成了一个空壳子,就变成了枯木寒灰,不能开花结果。禅既要开花,更要结果。禅有体有用,从体起用,体在用中,用在体中,用不离体,体不离用,禅才会成为生动活泼的生活禅和禅生活。

老和尚六十年来尽管有很多时间唐丧光阴,虚度岁月,但是这一念心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一点功夫也从来没有放松过。所以自己才有这样的信念,才有这样的决心,要在今天的社会把禅发扬光大,要使禅生活化,要使生活禅化,要让禅走入社会,走入千家万户,落实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上。信不信佛没有关系,但要相信这颗心,相信这颗心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相信这颗心能净化,相信这颗心能让每一个人做出顶天立地的事业。这颗心就是禅宗揭示的如来慧命,大众的慧命,生命的根本,乾坤大地的一股正气、一股清气、一股和气。

乾坤大地与我们每个人的这颗心没有片刻分离过。诸佛菩萨的心,乾坤大地的心,一切众生的心,都是这一颗心,都是这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心。我们要在此处好好体会,好好用功夫,好好地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三祖大师《信心铭》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又说:“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心即是信,信即是心,心是此信,信即此心。能在心上用功夫,有点受用了,信心就坚定了,安身立命就有把握了。

本文节选自《禅》2022年第二期

来源:凤凰网

广霖老和尚圆寂百日!旗山万佛寺启建“中峰三时系念”活动追忆恩师

2023年5月8日,农历三月十九,是福州旗山万佛寺开山祖广霖老和尚舍报示寂百日之期,为追思报恩,旗山万佛寺将于5月8日启建“中峰三时系念”追思会。福州旗山万佛寺大雄宝殿七方佛广霖老和尚,出生于福建省周宁县,于公历2023年1月29日16时43分(农历癸卯年正月初八)在雪峰崇圣禅寺安详示寂,世寿73岁,僧腊66载,戒腊42夏。广霖老和尚生平广霖老和尚生前曾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佛教慈善协会会长,福州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闽侯县佛教协会创会会长,福州雪峰崇圣禅寺第135代方丈、福州旗山万佛寺开山方丈。他11岁出家,并在周宁方广禅寺、宁德支提山华严寺研习佛法,后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19
佛学资讯 2,854

本性法师致佛教新青年:心有大愿力身有大行动,就有大未来

佛教与青年特具胜缘佛教,是年轻人的信仰,更是年轻人的事业。也就是,佛教与青年特具胜缘。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不爱江山,不当国王,29岁时,就放下王子的桂冠,出城入山,苦行修道。佛陀的两大上首弟子,为三十多岁出家的迦叶,十九岁出家的阿难。佛经能够流传下来,就因阿难长期随侍佛陀左右,又记忆超群。佛灭度后,迦叶主持,阿难口诵,佛陀圣典,结集出来。观音菩萨的信仰,于华人世界,深入人心。“户户观世音”。该菩萨座前,就有两大青年人,即童男童女,是观世音菩萨的很好帮手,不仅欢喜,而且可爱,与众生特有缘份。罗睺罗,是佛陀出家前的儿子,也是少年出家,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密行居首。我很敬佩佛教中的善财童
佛学资讯 2,495

寂静法师追忆恩师海山长老:一生没有存款,屡遭磨难戒行高洁

海山长老(1928-2013),寂静法师之师。“恩师一生历经风雨,屡遭磨难,但终不舍佛法,戒行高洁,如劲松傲霜雪而弥坚,若清莲出淤泥而更洁,深受万众景仰。如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程度令人惊叹!这些都是我亲自见证,加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对我的影响之巨大,足以构造我未来全新的观念和世界!”这是寂静法师于海山长老圆寂之时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师徒至深的情谊,今逢长老圆寂十周年,寂静法师再次提笔忆念恩师,让我们随着寂静法师的笔,走进这段光阴、这段故事。文/寂静法师恩师的行持亲临极乐世界恩师1928年农历二月初八出生于四川西充县碾垭乡,15岁出家。圆寂于2013年农历三月十五。1949年,恩师放
佛学资讯 2,947

重振湖南律宗道场:湘潭大唐兴寺古刹重光、演法法师升座庆典圆满

2023年4月29日上午,“纪念赵朴初会长110周年诞辰图片重展暨大唐兴寺佛像开光和演法住持升座庆典”在伟人故里湘潭大唐兴寺举行。大唐兴寺位于湘潭市陶公山下,始建于晋代,原名石头寺,有近1700年悠悠历史。而之所以改名为大唐兴寺,与唐代名臣褚遂良紧密相连。褚遂良(596-659),唐贞观二十三年,受太宗皇帝遗诏辅政,因劝阻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还笏辞官。于唐永徽六年九月被贬为潭州都督。花甲之年的褚遂良某日登陶公山游石头寺,看到寺宇宏伟,触景生情,面对长安,感慨大唐王朝兴衰,故援笔题写遒劲有力、丰腴大气——“大唐兴寺”四字,石头寺自此改大唐兴寺。为唐朝中后期佛教特别是湖南佛教的主要律宗寺院。二十世
佛学资讯 2,967

一位法师在修行的日子里

明济法师大学时期学的专业是会计,毕业后顺理成章成为一名会计师,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每天上班下班,生活波澜不惊,虽不是大贵大富,却也衣食无忧,完全不必为生活发愁,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这辈子也许会像大多数人一样,上班挣钱、娶妻生子,湮没在滚滚红尘中,平平淡淡过此一生。生命的过程,总是充满变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北京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师父——佛源长老。人生的轨迹从此开始转变。1992年9月,在广东省韶关市云门寺,法师依佛源长老披剃,正式出家,出家后,他进了云门佛学院读书,是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后,他一直留在长老身边,依止长老修行,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担任云门寺的会计,兼在云门佛学院代课,二十几年
佛学资讯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