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佛学资讯 »
  3. 正文

杨曾文佛学研究执教六十年筹备座谈会在京举行,演觉法师出席

零分 250

2月18日,杨曾文教授墨迹展暨筹备佛学研究执教六十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曾文教授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演觉法师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出席座谈会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出席座谈会

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教授主持座谈会

北京银发公益协会秘书长钱滨宇致辞

北京董泽宇美术馆馆长董泽宇先生致辞

2023年2月18日上午,由北京银发公益协会主办、北京董泽宇美术馆承办的杨曾文教授墨迹展暨筹备佛学研究执教六十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演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主任纪华传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教授,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邢台大开元寺住持明憨法师,重庆佛教协会副会长、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福州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定明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高洪教授,中国社科出版社黄燕生编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科学术分社曾辉,国家博物馆原策展部主任、竹画画家戚学慧主任,凤凰网佛教文化总编辑、十愿网总编辑崔明晨,中华出版社促进会尹航,北京银发公益协会会长邓新政,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会长卢世华,北京明德书院院长张顺平,北京银发公益协会秘书长钱滨宇,北京董泽宇美术馆馆长董泽宇等杨教授的学生、老友,共计五十余人相聚座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主持座谈会,杨曾文教授夫人李杰女士、女儿杨岱女士出席会议。

杨曾文先生,山东即墨人,当代我国著名的佛教研究专家。20世纪六十年代,杨先生考入北京大学大学历史系,在名师教授指导下,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1964年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开始从事佛教研究事业。

六十年来,杨教授心系祖国的佛学研究,潜心治学,在中国佛教、日本佛教、宗派研究、当代佛教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撰述学术著作数百万字,成书数十卷,是当代我国佛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曾经多次到国外出席佛学会议,在海内外佛教界和学术界有重要影响,覆盖中日韩等国。

杨教授从教六十载,为我国的佛学界培养了众多新生力量。他培养博硕士学生数十人,都取得了很好成绩,分别在高校和佛教学院任职,或管理寺院。

演觉法师在座谈会上致辞,他说:杨曾文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我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佛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佛学院研究生导师等职,长年从事中国佛教史、中国禅宗史、日本佛教史的研究与教学,是佛教界的老朋友,教内外共同敬仰的学术大家。杨曾文教授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佛教学术研究、致力于佛教人才培养,著述等身,桃李满门,为佛教界、学术界的佛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国际交流,为提升我国佛教学术研究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演觉法师对杨曾文先生墨迹书法评价颇高,他道:锦绣文章成妙手,含润墨迹照禅心。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佛教书画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清净妙华。法度谨严的佛教写经,浸润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庄重规范;酣畅淋漓的禅宗墨迹,流露了宋元禅匠慈悲忠义、佛性天真的光明心地。杨曾文先生研著禅史,殷勤翰墨,传承禅林书道雅韵,将佛教学术研究与日常朝夕惕励融入书法墨迹之中,以书法墨迹叩悟禅心、慧发天成、广结善缘、勉励后学。文以载道,歌而咏志,杨曾文先生墨跡作品似洪钟大雅、古磬禅音,其中蕴含的学问真髓、人生至理、道德懿训、佛心禅韵,令许多受赠者深受启迪。

宗性法师在座谈会上深情回忆了师从杨曾文老师的求学经历,往事历历,感人至深。

刘威秘书长在发言中真诚赞叹杨曾文先生对佛教界的贡献,对杨老师的佛教学术研究如数家珍,感佩不已。刘威秘书长最后赋赞一则:六十甲子,悟道闻声,声声皆学问;一以贯之,借教铭心,心心在家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主任纪华传教授出席座谈会

重庆佛教协会副会长、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主任纪华传教授宣读了世界宗教研究所的贺信,座谈会上,杨曾文教授学生代表、重庆佛教协会副会长道坚法师介绍了杨老师治学方法,杨曾文教授学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高洪教授介绍杨老师治学态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黄燕生编审介绍杨老师著作出版情况。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教授发言

福州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定明法师发言

中国佛学院教授昌如法师发言

曹溪佛学院古月法师发言

清华大学教授圣凯法师、福建福州黄檗山万福寺定明法师、中华出版社促进会尹航先生、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总编曾辉先生、中国佛学院教授昌如法师、曹溪佛学院古月法师、董泽宇美术馆馆长董泽宇先生等,在自由发言阶段纷纷开启回忆杀,共叙与杨曾文老师的师生情、道友意。

“开元寺丛书”首发式

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邢台大开元寺住持明憨法师发言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开元寺丛书”首发式,邢台开元寺是元代北方佛教著名寺院,曾经出现过多位著名的法师,现在北京法源寺有一块海云碑就与开元寺有重要的关系。明憨法师心系佛教文化,关心禅文化的研究,接过净慧法师的衣钵,致力于开元寺历史文化的发展,聘请杨曾文教授主编了八本一套的“开元寺历史文化”文丛,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河北和邢台的佛教历史文化发展。

演觉法师与杨曾文教授交谈

现在年逾八十的杨教授,为推进中国佛教学术的发展,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写作不止,在今日的座谈会上思路清晰、记忆力惊人。堪为学界典范,受到弟子和学者的敬仰!

杨曾文教授执教研究佛学六十年,弟子遍布教内外,影响覆盖中日韩。垂青中日法谊,深研禅佛宗统,撰述数百万言,成书八卷等身。向杨曾文老师致敬!

董泽宇美术馆

据悉,此次展览自2月18日持续至2月28日。

墨迹展书法作品鉴赏

杨曾文教授墨迹展

杨曾文教授书法作品

杨曾文教授书法作品

杨曾文教授书法作品

杨曾文教授书法作品

杨曾文教授书法作品

杨曾文教授书法作品

演觉法师书法作品

明憨法师书法作品

楼宇烈教授书法作品

来源:凤凰网

“丝路光明行”走进佛陀故乡:尼泊尔加德满都白内障救助项目启动

2023年5月3日下午,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为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尼泊尔中华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不远万里奔赴尼泊尔,于首都加德满都岩村纪念医院顺利启动“丝路光明行”走进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加德满都白内障救助项目。尼泊尔副总统拉姆·萨哈亚·亚达夫、中国驻尼泊尔特命全权大使陈松出席项目启动仪式并致辞。亚达夫副总统拉姆·萨哈亚·亚达夫在致辞中说,尼泊尔和中国是睦邻友邦,两国之间已有几千年的友好交流史,且两国的合作不止在政府间,也在民间有很多体现,是很可喜的事情。感谢光明行活动已经为500多位尼泊尔眼疾患者恢复了光明。同以往一样,尼泊尔中华寺在本次义诊活动中起
佛学资讯 2,481

雪域佛国万里征途 中尼友好再谱新篇: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会见中佛协代表团

2023年5月3日上午,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会见了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以及以印顺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陈松大使首先对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尼泊尔是雪域佛国,是佛陀的诞生地,是佛教圣地。同时中尼关系非常友好,各方面的合作正在展开,尼泊尔政府对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合作都有很高的期待。尼泊尔中华寺建成以来,对中尼两国的人文交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疫情之后,中华寺重新进入全面运行,期待此次代表团一行,把中国人民的友好、中国宗教界的友好带给尼泊尔人民,并把中尼两国的人文宗教交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发挥中华佛教在世界佛教界的重要作用,为促进世界和平繁荣
佛学资讯 2,695

本性法师致佛教新青年:心有大愿力身有大行动,就有大未来

佛教与青年特具胜缘佛教,是年轻人的信仰,更是年轻人的事业。也就是,佛教与青年特具胜缘。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不爱江山,不当国王,29岁时,就放下王子的桂冠,出城入山,苦行修道。佛陀的两大上首弟子,为三十多岁出家的迦叶,十九岁出家的阿难。佛经能够流传下来,就因阿难长期随侍佛陀左右,又记忆超群。佛灭度后,迦叶主持,阿难口诵,佛陀圣典,结集出来。观音菩萨的信仰,于华人世界,深入人心。“户户观世音”。该菩萨座前,就有两大青年人,即童男童女,是观世音菩萨的很好帮手,不仅欢喜,而且可爱,与众生特有缘份。罗睺罗,是佛陀出家前的儿子,也是少年出家,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密行居首。我很敬佩佛教中的善财童
佛学资讯 2,444

寂静法师追忆恩师海山长老:一生没有存款,屡遭磨难戒行高洁

海山长老(1928-2013),寂静法师之师。“恩师一生历经风雨,屡遭磨难,但终不舍佛法,戒行高洁,如劲松傲霜雪而弥坚,若清莲出淤泥而更洁,深受万众景仰。如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程度令人惊叹!这些都是我亲自见证,加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对我的影响之巨大,足以构造我未来全新的观念和世界!”这是寂静法师于海山长老圆寂之时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师徒至深的情谊,今逢长老圆寂十周年,寂静法师再次提笔忆念恩师,让我们随着寂静法师的笔,走进这段光阴、这段故事。文/寂静法师恩师的行持亲临极乐世界恩师1928年农历二月初八出生于四川西充县碾垭乡,15岁出家。圆寂于2013年农历三月十五。1949年,恩师放
佛学资讯 2,831

“逢场作戏”这个成语居然源于佛门?其意义你都知道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的积淀。佛教弘扬佛法常常运用比喻,使得一些深刻难懂的教义通过语言寓意的演化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酝酿出它丰富的含义。佛教自传入华夏大地以来,纵达两千五百多个春秋,横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在汉语语言系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处世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学习传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
佛学常识 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