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佛学常识 »
  3. 正文

观音为何有胡子?佛陀为何留“卷发”?真实原因大多数人不知道

零分 2,442

编者按:得益于影视剧的发达,佛教的许多名词与形象广为人知。但其中也存在颇多误解,比如,既然出家都要剃发,为何佛陀还留了“卷发”?观世音菩萨明明是漂亮温柔的“女子”形象,怎么有的圣像上却长了小胡子?凤凰网佛教为你答疑解惑。

观世音菩萨为啥有“胡子”?

每当提起“观世音菩萨”,我们第一印象都是白衣飘飘、手持净瓶、柔美庄严的女性形象,但有时我们也会“震惊”地发现,有些圣像佛或画作上,观世音菩萨还带着两撇八字胡,以男性形象示现,那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

其实,不仅是观世音菩萨,诸佛菩萨都没有所谓的“性别之分”,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因缘临时化现出男性或女性的形象来度化世人。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曾记载观世音菩萨可以用男、女、天人、龙、菩萨、佛等等不同的身份相貌为大众说法。

如在《华严经》中,可以是利乐众生,施予众生无畏的“勇猛丈夫观自在”,在《普门品》中也可以是“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的“送子观音”。

“时尚”的佛陀

许多人初见佛像时,不免感到疑惑——为啥法师们都是“光头”,而佛陀自己却留着头发,甚至还烫了个“非洲卷”?其实这种“卷发”在佛教中,被誉为“三十二相”之一的“肉髻相”。

佛陀的“卷发”在佛教中被称为“肉髻”。“髻”指的是在头顶或脑后盘起的头发,而“肉髻”顾名思义是指头顶上隆起的、状如“盘发”的骨肉。

因此佛陀的“肉髻”并非真正的头发,而是佛菩萨在修持十种善行的同时,借由教导众生修行、见修行者欢喜赞叹、以无量怜愍胸怀发弘誓心等善举而获得的庄严身相。

而由如是善行感召得来的“肉髻”自然也有着殊胜的妙用,据《楞严经》记载,为了帮助阿难摆脱邪咒的迷惑,佛陀从肉髻中涌现万丈光芒,光芒中又涌出千叶宝莲,其中又有佛幻化端坐宣说《楞严咒》,阿难随之清醒,脱离困境。

后世佛弟子为了凸显佛陀庄严的身相,经过艺术加工后,便有了如今我们所见的磨光肉髻、水波纹肉髻、束发肉髻、螺发肉髻等种种“发型”。

来源:凤凰网

“丝路光明行”走进佛陀故乡:尼泊尔加德满都白内障救助项目启动

2023年5月3日下午,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为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尼泊尔中华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不远万里奔赴尼泊尔,于首都加德满都岩村纪念医院顺利启动“丝路光明行”走进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加德满都白内障救助项目。尼泊尔副总统拉姆·萨哈亚·亚达夫、中国驻尼泊尔特命全权大使陈松出席项目启动仪式并致辞。亚达夫副总统拉姆·萨哈亚·亚达夫在致辞中说,尼泊尔和中国是睦邻友邦,两国之间已有几千年的友好交流史,且两国的合作不止在政府间,也在民间有很多体现,是很可喜的事情。感谢光明行活动已经为500多位尼泊尔眼疾患者恢复了光明。同以往一样,尼泊尔中华寺在本次义诊活动中起
佛学资讯 2,535

云南沧源金龙寺恭迎卫塞节,纪念和礼敬佛陀

2023年5月4日,农历三月十五,是南传佛教“卫塞节”(Vaisakha)敬佛节。为庆祝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卫塞节”,传播佛陀智慧,宣传佛教文化,弘扬佛教平等慈悲理念,学会感恩,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云南沧源金龙寺住持祜巴提卡达希长老带领僧众举行“卫塞节”诵经礼佛、滴水功德回向、传慧灯礼敬三宝、浴佛等祈福活动,一起纪念和礼敬佛陀。点灯祈福愿通过浴佛,开启清净智慧,涤尽内心尘劳烦恼,安住当下静心自修,自利利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累福报,功德无量。承续佛法慧命,并以功德回向三界,祈愿三界安稳顺遂、世界和平,一切有情离苦得乐。在殊胜吉日,上座部佛教四众弟子发广大清净心,广行善业,善信以
佛学资讯 2,700

雪域佛国万里征途 中尼友好再谱新篇: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会见中佛协代表团

2023年5月3日上午,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会见了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以及以印顺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陈松大使首先对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尼泊尔是雪域佛国,是佛陀的诞生地,是佛教圣地。同时中尼关系非常友好,各方面的合作正在展开,尼泊尔政府对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合作都有很高的期待。尼泊尔中华寺建成以来,对中尼两国的人文交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疫情之后,中华寺重新进入全面运行,期待此次代表团一行,把中国人民的友好、中国宗教界的友好带给尼泊尔人民,并把中尼两国的人文宗教交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发挥中华佛教在世界佛教界的重要作用,为促进世界和平繁荣
佛学资讯 2,739

本性法师致佛教新青年:心有大愿力身有大行动,就有大未来

佛教与青年特具胜缘佛教,是年轻人的信仰,更是年轻人的事业。也就是,佛教与青年特具胜缘。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不爱江山,不当国王,29岁时,就放下王子的桂冠,出城入山,苦行修道。佛陀的两大上首弟子,为三十多岁出家的迦叶,十九岁出家的阿难。佛经能够流传下来,就因阿难长期随侍佛陀左右,又记忆超群。佛灭度后,迦叶主持,阿难口诵,佛陀圣典,结集出来。观音菩萨的信仰,于华人世界,深入人心。“户户观世音”。该菩萨座前,就有两大青年人,即童男童女,是观世音菩萨的很好帮手,不仅欢喜,而且可爱,与众生特有缘份。罗睺罗,是佛陀出家前的儿子,也是少年出家,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密行居首。我很敬佩佛教中的善财童
佛学资讯 2,495

“逢场作戏”这个成语居然源于佛门?其意义你都知道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的积淀。佛教弘扬佛法常常运用比喻,使得一些深刻难懂的教义通过语言寓意的演化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酝酿出它丰富的含义。佛教自传入华夏大地以来,纵达两千五百多个春秋,横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在汉语语言系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处世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学习传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
佛学常识 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