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佛学常识 »
  3. 正文

警惕!嗔恨心的危害力极大,早知道早化解

零分 2,418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人或事,当你发怒、生气、烦恼时,一昧地抱怨、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将生气的怒火转成慈悲的甘泉,勇于化解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才是有智慧的表现。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嗔恨”这个“敌人”,就是制胜的第一步。

什么是嗔恨心?

嗔恨心,通俗一点讲,就是容易生气,并且怪责、怨恨别人。

佛教把嗔心分为“有理嗔”和“无理嗔”。

有理时,得理不饶人;没有理时,也强占三分,自我包庇。

生起嗔恨心的人,会对不喜欢的人、事、物产生排斥、厌恶。嗔恨可大可小,小到抱怨、指责;中到愤怒、谩骂;大到杀心、毁灭心。刹那之间就能改变自己身边的气场,可以使得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种种恐怖的气氛,并使得处在这个氛围中的人感觉到不适。

《佛说遗教经》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一个人一旦生起嗔恨心来,广闻多学也好,戒律清净也好,依止寂静地方也好,上供下施也好,都会对它无济于事。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讲,嗔恨心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嗔恨心的危害

《大智度论》则说: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有嗔恨心的人,会有什么后果呢?

对于世间人来说,嗔恨心的危害轻则导致做事情不顺,影响人际关系;重则危害身体健康。

他的一切安乐都会被摧毁无余,并常处于“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的状态中。

《本师传》也讲过:生嗔心的人,脸一刹那就变得非常丑陋,纵然外表装饰了最好的饰物,也显不出丝毫庄严;即使卧于最舒适的宝床上,也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如处荆棘之中……

经常有嗔恚情绪的人,大都会产生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嗔怒不仅伤害自己的身心,也会伤害到他人的身心所以,内心若不断除嗔恚烦恼,哪怕布施再多的东西,也不能摄受他人,成办自己的事业。

当然,嗔恨情绪一旦生起,不能硬压下去,而要用佛法的智慧想方设法化解掉。否则,这股嗔恨只要还在,就会像火山一样不断蓄积可怕的能量,越是强忍,累积的能量越多,总有一天会爆发。

如何对治嗔恨心

修“安忍”对治“嗔恚”

《古尊宿语录》中有一个问答: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通过两位禅师的对话,可见修道途中,阻碍必多,遇挫折毁谤,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如此道志不馁,不畏困难,学道度人必能成之。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恨心是一股无明业火。

人的嗔心一起,立马怒火冲天,焚烧起来,业障之门打开,不好的事情都可能随之发生,极容易造了恶业。

所以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忍辱即是智慧。学佛之人,尤得注意,每逢不顺心的事情,以最大忍力,要紧紧把住障门的开关,不使嗔恨心妄动放纵。

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辱的人,福报最大,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

以慈悲之心的力量来化解

人世间的以恶治恶,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不急不躁,忍辱不辩,对众生之苦充满恻隐与怜悯之念,淡然而无畏,慈悲而祥和,那就是觉者永恒的心态。

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溶化人们内心的冰雪。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人与人之间的间隔,除慈悲以外的任何方法,都无法让其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缺乏能量的缘故。但是慈悲的力量却能化解一切冤缘,使人世间的一切因果回圈得到善解。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它能使心灵之间的怨恨与间隔顿时消失于无形。

远离嗔恚得八种法喜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

一、无损恼心

二、无嗔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本文参考书目:《佛说遗教经》《大智度论》《古尊宿语录》《佛说十善业道经》

来源:凤凰网

寂静法师追忆恩师海山长老:一生没有存款,屡遭磨难戒行高洁

海山长老(1928-2013),寂静法师之师。“恩师一生历经风雨,屡遭磨难,但终不舍佛法,戒行高洁,如劲松傲霜雪而弥坚,若清莲出淤泥而更洁,深受万众景仰。如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程度令人惊叹!这些都是我亲自见证,加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对我的影响之巨大,足以构造我未来全新的观念和世界!”这是寂静法师于海山长老圆寂之时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师徒至深的情谊,今逢长老圆寂十周年,寂静法师再次提笔忆念恩师,让我们随着寂静法师的笔,走进这段光阴、这段故事。文/寂静法师恩师的行持亲临极乐世界恩师1928年农历二月初八出生于四川西充县碾垭乡,15岁出家。圆寂于2013年农历三月十五。1949年,恩师放
佛学资讯 2,947

道伟法师: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

编者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4月19日,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在湖北黄梅举办。来自内地、港澳台地区及韩国、日本、匈牙利的15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诸山长老,共聚黄梅话禅论道。天台祖庭当阳玉泉寺方丈道伟法师在“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分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的主题演讲。凤凰网佛教文化摘录道伟法师演讲内容如下:天台祖庭当阳玉泉寺方丈道伟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分论坛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净慧长老作为当代禅教兼备的一代巨匠,为中国佛教现代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长老一生历经坎坷,但对
佛学资讯 1,483

一日禅:智慧与傲慢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021

广种福田种的是什么田?“插秧”和“收获”全教程来了

在寺院里,我们常能听到一个词——“广种福田”。福田是什么,为什么要“广种”?要怎样才能“种”出这些“福田”呢?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你有没有发现,福报好比土壤,福报好的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壤,无论种什么都能顺利地丰收。而欠缺福报的人,即使有才华,即使很努力,却不一定有与之相匹配的收获。在佛教中,把培植福报称为“种福田”,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福报并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赐,而是各人往昔的业力、种下的福田使然。修学需要智慧,但也不能缺少福报。惜福,更要修福惜福说到福报,好比一个账户,开源也要节流。首先,福从惜中来。佛门高僧弘一大师、印光大师那样的惜福节俭,普通居士可能做不到,至少可以做到合理
佛学常识 2,169

一日禅:了解自己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十愿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