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佛学常识 »
  3. 正文

从“三衣”到“罗汉褂”,中国僧人的衣着经历了什么?

零分 2,665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因地域文化的不同,我国僧众与印度僧众在着装上也有着很大差异,僧衣可以说是出家僧人的一特殊标志,亦在表相上与在家居士区别开来。

僧衣的最初形态

在佛教最初,佛陀并没有为比丘制定统一的着装要求,比丘们的着装和外道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据《十诵律》载,佛在王舍城,瓶沙王误认比丘,以此事向佛请益,希望佛能将比丘的着装统一起来。

于是佛陀告诉阿难,当依稻田的样子为比丘制作衣服令蓄。亦称福田衣。且规定不得用绫罗绸缎等作衣,不成受持。亦不得以五大正色青黄赤白黑等纯色制衣,违者如法治。

从制三衣的因缘上看,三衣的作用只是用作在相上的区分,并没有其它特殊的含义。

佛法从东晋时期传入中国,据史料记载当时僧人甚为稀少,出家人所着只有一件僧伽梨。

至周太祖时将僧人衣服改为皂色。周武帝灭齐后,因信谗言,又将出家人衣服改为黄色。

东魏末年,僧人法上(495-580)担任统监全国僧尼事务的昭玄统,他采取措施,制定了特殊的僧侣常服,才将中国僧人与俗众区别开来。

唐武则天时,信仰佛法,赐天下僧人着紫色袈裟。因此天下僧人的衣服也变得多种多样。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兴盛,佛教戒律也变得完善起来。中国出家人对三衣的使用基本回归了最初佛制的情况。

但也因此和中国的固有的文化、仪礼之间方面产生了一些冲突,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产生了。

至隋唐时期,僧人衣服种类日趋繁多,出现了裹腹衣、方裙、禅袴、袍、襦、裈、衫等,义净三藏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对此也多有批评。

曰中国僧人祗支偏袒覆膊,方裙、禅袴、袍襦,着用不符合律仪,有违佛制。

甚至有穿着此衣到印度取经,使人讥笑。并且为此感到惭愧羞耻。

僧衣传入中国以后

海青的由来

现在中国僧人上殿时穿的海青,即是依上文中“袍”演变而成。

海青可追溯之上古黄帝时期,俗说上衣或直裰,亦名海青。李太白诗句“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便是描写海青的样子。海青在中国佛教中也赋予了殊胜的的寓意,言其为最胜衣。

如《毗尼日用录》卷1:

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大褂的演变

宋朝至明朝时期,海青直接演变成中国僧人的日常服装之一,既能保暖,也不碍于劳作。

从美学上也更符合中国人的欣赏观,因此民间百姓也有穿着。

明朝时期,海青从广袖演变成窄袖,形成了现在僧人日常所着的大褂。

至民国前,大褂又结合唐装和清朝的服装改制。演变成中国僧人日常所著的“三衫”,又称大褂、中褂和小褂。

“大褂”的下摆长及脚背,为出家人平时所穿的正装,用于寺院接待,出外参学等事宜。

“中褂”长至膝盖,为日常劳作时所着。“小褂”属于称身衣,一般不穿在外面。

三衫中“中褂”和“小褂”到现在依然有使用。《高旻寺规约》卷3:

跑香。可准穿罗汉褂行香。若穿短夹衣者。不准行香。坐香拜佛大小架房。准穿夏布小褂。如到外寮及各首领寮。定要穿中褂或穿袍子。

太虚大师的僧服改革

清末民初,佛教岌岌可危。

太虚大师由感提出了以“教产、教制、教理”三大要素为主的佛教的革新思想。

僧服改革也涵盖其中,太虚大师把僧服分为法衣和常衣两部分,法衣依然遵守佛制不变。

但在作用上有了一定的改变,其在《整理僧伽制度论》中指出,对于法衣的功能,太虚大师认为,中国和印度地域文化差异,作用亦不用完全等同。

太虚法师说到在中国“既有袍衫,故于法衣唯是斋课等时着之”。

并将法衣可以用来区别僧众的戒腊次序,方法如下“下座常着五条,中座常着七条,上座常着九条”,这一点是和戒律相违背的,所以没有被继承下来。

但太虚大师并不是要求出家众只留“三衣”中的一件,因三衣是佛制定,为比丘不能缺失,违者如法治。

至于常衣,大师是对在家众的衣服作了借鉴,太虚大师认为在长褂之外的常服,可以使用普通的俗装。

大师还参照当时的中山装的样子,设计出现在僧人所穿的“罗汉褂”。

罗汉褂是在原来“中褂”的基础之上改造而来,和大褂相似,衣领两层布重叠缝制,纽扣由腋下改至正中间,衣摆两面侧开,长短仅过臀部。

僧裤直接依照社会群众所穿着宽大肥阔裤子制成,提至腰部,裤角折叠藏于袜中,方便行动。

结语

通过文章中对佛教僧人的衣着及作用的演变,可知佛教戒律不断的趋向中国化。在僧人衣服的演变过程中,太虚大师对僧人衣服的改革,在保留佛教原有的制度上,彻底将僧人衣服推向中国化。

在三衣的使用和作用上,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制定“随方毗尼”的智慧,也说明佛法具有适应一切时间、空间的普世价值观。

文章来源:磨镜台

作者:释本正

来源:凤凰网

“丝路光明行”走进佛陀故乡:尼泊尔加德满都白内障救助项目启动

2023年5月3日下午,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为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尼泊尔中华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不远万里奔赴尼泊尔,于首都加德满都岩村纪念医院顺利启动“丝路光明行”走进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加德满都白内障救助项目。尼泊尔副总统拉姆·萨哈亚·亚达夫、中国驻尼泊尔特命全权大使陈松出席项目启动仪式并致辞。亚达夫副总统拉姆·萨哈亚·亚达夫在致辞中说,尼泊尔和中国是睦邻友邦,两国之间已有几千年的友好交流史,且两国的合作不止在政府间,也在民间有很多体现,是很可喜的事情。感谢光明行活动已经为500多位尼泊尔眼疾患者恢复了光明。同以往一样,尼泊尔中华寺在本次义诊活动中起
佛学资讯 2,535

云南沧源金龙寺恭迎卫塞节,纪念和礼敬佛陀

2023年5月4日,农历三月十五,是南传佛教“卫塞节”(Vaisakha)敬佛节。为庆祝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卫塞节”,传播佛陀智慧,宣传佛教文化,弘扬佛教平等慈悲理念,学会感恩,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云南沧源金龙寺住持祜巴提卡达希长老带领僧众举行“卫塞节”诵经礼佛、滴水功德回向、传慧灯礼敬三宝、浴佛等祈福活动,一起纪念和礼敬佛陀。点灯祈福愿通过浴佛,开启清净智慧,涤尽内心尘劳烦恼,安住当下静心自修,自利利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累福报,功德无量。承续佛法慧命,并以功德回向三界,祈愿三界安稳顺遂、世界和平,一切有情离苦得乐。在殊胜吉日,上座部佛教四众弟子发广大清净心,广行善业,善信以
佛学资讯 2,700

雪域佛国万里征途 中尼友好再谱新篇: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会见中佛协代表团

2023年5月3日上午,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会见了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以及以印顺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陈松大使首先对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尼泊尔是雪域佛国,是佛陀的诞生地,是佛教圣地。同时中尼关系非常友好,各方面的合作正在展开,尼泊尔政府对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合作都有很高的期待。尼泊尔中华寺建成以来,对中尼两国的人文交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疫情之后,中华寺重新进入全面运行,期待此次代表团一行,把中国人民的友好、中国宗教界的友好带给尼泊尔人民,并把中尼两国的人文宗教交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发挥中华佛教在世界佛教界的重要作用,为促进世界和平繁荣
佛学资讯 2,739

本性法师致佛教新青年:心有大愿力身有大行动,就有大未来

佛教与青年特具胜缘佛教,是年轻人的信仰,更是年轻人的事业。也就是,佛教与青年特具胜缘。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不爱江山,不当国王,29岁时,就放下王子的桂冠,出城入山,苦行修道。佛陀的两大上首弟子,为三十多岁出家的迦叶,十九岁出家的阿难。佛经能够流传下来,就因阿难长期随侍佛陀左右,又记忆超群。佛灭度后,迦叶主持,阿难口诵,佛陀圣典,结集出来。观音菩萨的信仰,于华人世界,深入人心。“户户观世音”。该菩萨座前,就有两大青年人,即童男童女,是观世音菩萨的很好帮手,不仅欢喜,而且可爱,与众生特有缘份。罗睺罗,是佛陀出家前的儿子,也是少年出家,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密行居首。我很敬佩佛教中的善财童
佛学资讯 2,495

“逢场作戏”这个成语居然源于佛门?其意义你都知道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的积淀。佛教弘扬佛法常常运用比喻,使得一些深刻难懂的教义通过语言寓意的演化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酝酿出它丰富的含义。佛教自传入华夏大地以来,纵达两千五百多个春秋,横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在汉语语言系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处世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学习传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
佛学常识 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