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方便”这些词都源于佛教!离了它们,话还能说全乎吗
提起佛教文化,或许有很多人觉得神秘莫测、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事实上,佛教已经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深深的浸透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现在、刹那、执着、口头禅、方便”,这些词我们是不是都很熟悉呢?而这些词语,都来源于佛教。
得益于古代高僧对佛经绝妙又精准的翻译和禅师们对佛经佛法的传播,这些词汇也变得充满了中国式内敛的美感,仔细思索品味,更令人惊叹于其殊胜的佛教智慧。
图片来源:十愿百科 摄影:本智
现在
《俱舍论》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时,名为现在。”意谓事物正在发生作用的刹那间,谓之“现在”。
《维摩诘经·弟子品》谓:“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谓:“现在心不可得。”无住、不可得,均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刹那变迁,不可滞留。
佛教还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如《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方便
语本《法华经·方便品》,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经典对方便的解释很多,如谓“理正日方,言巧称便”;“众生所缘之域曰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
方便,犹言善巧、权益,是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是导向真实之法。
如唐·白居易《僧院花》诗:“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后因以泛指机会、便利。
口头禅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甚至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禅宗还认为“开口即错,用心即乖”,“等你开口,堪作何用!”
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
“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后来,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如:宋·王楙《野客丛书·王先生圹铭临终》诗:“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一知半解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的直接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著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
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执着
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大般若经》卷七一:“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
又如《菩提心论》:“凡夫执着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
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是“我执”和“法执”。简单地说:“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虚妄分别的“法见”。后亦以“执着”谓固执而不知变通。
刹那
“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有些词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究其语源仍可看到佛教文化的印记。
赵朴初先生曾说过: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这些词语虽只是佛教文化海洋中的一滴,但由此可以看到佛教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关系,确实是悠久深厚,密不可分,正如一位学者说: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
文章综合自《俗语佛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