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佛学常识 »
  3. 正文

“现在、方便”这些词都源于佛教!离了它们,话还能说全乎吗

零分 1,328

提起佛教文化,或许有很多人觉得神秘莫测、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事实上,佛教已经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深深的浸透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现在、刹那、执着、口头禅、方便”,这些词我们是不是都很熟悉呢?而这些词语,都来源于佛教。

得益于古代高僧对佛经绝妙又精准的翻译和禅师们对佛经佛法的传播,这些词汇也变得充满了中国式内敛的美感,仔细思索品味,更令人惊叹于其殊胜的佛教智慧。

图片来源:十愿百科 摄影:本智

现在

《俱舍论》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时,名为现在。”意谓事物正在发生作用的刹那间,谓之“现在”。

《维摩诘经·弟子品》谓:“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谓:“现在心不可得。”无住、不可得,均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刹那变迁,不可滞留。

佛教还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如《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方便

语本《法华经·方便品》,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经典对方便的解释很多,如谓“理正日方,言巧称便”;“众生所缘之域曰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

方便,犹言善巧、权益,是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是导向真实之法。

如唐·白居易《僧院花》诗:“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后因以泛指机会、便利。

口头禅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甚至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禅宗还认为“开口即错,用心即乖”,“等你开口,堪作何用!”

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

“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后来,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如:宋·王楙《野客丛书·王先生圹铭临终》诗:“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一知半解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的直接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著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

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执着

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大般若经》卷七一:“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

又如《菩提心论》:“凡夫执着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

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是“我执”和“法执”。简单地说:“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虚妄分别的“法见”。后亦以“执着”谓固执而不知变通。

刹那

“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有些词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究其语源仍可看到佛教文化的印记。

赵朴初先生曾说过: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这些词语虽只是佛教文化海洋中的一滴,但由此可以看到佛教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关系,确实是悠久深厚,密不可分,正如一位学者说: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

文章综合自《俗语佛缘》

来源:凤凰网
标签:

“逢场作戏”这个成语居然源于佛门?其意义你都知道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的积淀。佛教弘扬佛法常常运用比喻,使得一些深刻难懂的教义通过语言寓意的演化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酝酿出它丰富的含义。佛教自传入华夏大地以来,纵达两千五百多个春秋,横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在汉语语言系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处世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学习传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
佛学常识 2,498

观音菩萨为何与“十九”有缘?原来如此!

《心经》的主人公“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大般若,洞彻世间“五蕴皆空”的真实相,而达到“观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难。那你知道菩萨的“自在”是怎样的境界吗?观世音菩萨的三个重要日子又为何都在十九日?农历二月十九日,恭迎观音菩萨圣诞日,让我们共同亲近观音,了解观音,体验自在。浙江普陀山大乘禅院水月观音(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李保华)观世音名号的由来记载观世音菩萨最早的经典之一是《悲华经》,其卷三云:“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
佛学常识 2,047

广种福田种的是什么田?“插秧”和“收获”全教程来了

在寺院里,我们常能听到一个词——“广种福田”。福田是什么,为什么要“广种”?要怎样才能“种”出这些“福田”呢?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你有没有发现,福报好比土壤,福报好的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壤,无论种什么都能顺利地丰收。而欠缺福报的人,即使有才华,即使很努力,却不一定有与之相匹配的收获。在佛教中,把培植福报称为“种福田”,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福报并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赐,而是各人往昔的业力、种下的福田使然。修学需要智慧,但也不能缺少福报。惜福,更要修福惜福说到福报,好比一个账户,开源也要节流。首先,福从惜中来。佛门高僧弘一大师、印光大师那样的惜福节俭,普通居士可能做不到,至少可以做到合理
佛学常识 2,169

居士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佛教文化心存误解,所以在家人学佛难免困难重重,更有甚者,弄得家庭关系一塌糊涂。那么,佛弟子该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呢?来听听惟贤法师,送给在家佛弟子的箴言吧。2010年10月25日,凤凰网佛教在什邡罗汉寺对话惟贤长老(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惟贤法师1、树立“正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于专业,这种专业比较单纯化,没有一切累赘,所以僧众是住持正法,居士是护持正法。作为僧众应该住持正法,居士或者广大的群众具有各种能力,很多事情僧众不能做,居士可以做,所以居士作为护法是很恰当,而且很实际,很
佛学常识 399

尽孝莫盲目!佛弟子究竟该如何孝养父母?

很多人自认为很孝顺,却未必是真孝顺,佛陀一再强调,佛弟子要慈养双亲,而佛教强调的孝道和世间的孝道,却不尽相同。那么,作为佛弟子,到底该如何孝顺父母呢?一起来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1、物资给养,耐心服侍我们要用物资赡养父母,给他们提供舒适的衣食住行环境。不要苛待父母、克扣他们的生活所需。这样自己虽省下一点钱,结果却损了福报,得不偿失。如果父母身体不适,我们一定要及时带他们就医治疗,并耐心服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耐心"?世间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普遍来说,我们的孝心难以持久,顺缘具足时我们还能做到孝顺,可如果时间长了,孝顺父母干扰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了,我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孝养父母?不论是
佛学常识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