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影视 »
  3. 正文

电视剧《三体》:拯救文学影视化“最后的边疆”

零分 1,373

原标题:拯救文学影视化“最后的边疆”——评《三体》影视改编的“成”与“败”

日前,根据中国当代科幻作家刘慈欣原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三体》(以下简称剧版《三体》)正在央视八套热播,赢得热度口碑双丰收,豆瓣斩获8.1分。然而,于一个月前上线,同样是官方改编的动画版《三体》,却口碑崩塌,仅获得4.1分。其中,两者最大的聚焦点是对原著的还原度。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从来都不可能一比一复刻原著,那为什么还原度会成为人们看待《三体》影视化口碑成败的胜负手呢?

从主观上说,国内影视行业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影视剧本被视为独立文学品类,作家与编剧处于同一个社会圈层。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影视编剧领域的工作方式和利益格局已经基本稳定。然而,随着视频网站和流媒体平台的崛起、资本和流量的影响增强,编剧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大量由资本主导的影视项目中常见的编剧套路:在选题阶段,制片方不再需要一个完整的作品或故事,而是要将其拆分为更细碎的、标签化、关键词化的母故事、母版权,并通过大数据的方式预估其IP价值。在剧本阶段,直接交给专业的“编剧公司”。这些编剧根据剧本大纲,分工合作进行流水线化的“填空游戏”,生产出剧本。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剧本都是廉价的工业制成品,而用文学化方式打造的剧本就一定是艺术精品呢?以公认的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影视业为例。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了根据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机器人》,这部电影的剧本先后由高夫·泽恩里、布莱恩·辛格、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杰夫·温塔尔、希拉里·塞兹等众多知名编剧、导演进行改编和修改,历经数年,甚至在最终确定威尔·史密斯主演后,又由阿基瓦·高斯曼根据史密斯的表演风格对剧本进行修改,形成最终剧本。单就剧本的形成过程来说,好莱坞剧本创作的商业化更加彻底,但最终的成品却被视为科幻片佳作。由此可见,剧本好坏与其形成方式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影视剧整体剧作成败的一个基础性环节。

由此,我们或许就可以对剧版《三体》的“成”和动画版《三体》的“败”做一个较为公允的评价。从我们能够获得的幕后信息来看,这两部作品的剧本很可能都是流水线生产,只不过动画版《三体》更加彻底地贯彻了流水线的剧作模式。创作团队对于《三体》原著几乎没有特别的感情,只是抓住其中的母故事、母版权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改编。从流量变现的角度上看,动画版《三体》基本上达成了目标,但口碑却崩了。因为这样的“改编”,原著党不接受。很显然,无论是作为IP版权持有方的三体宇宙、动画制作方艺画开天,还是作为播放平台的B站,都没有做好相关的预期管理,最终导致动画版《三体》成了整个IP的一项负资产。此外,国内动画企业往往普遍患有技术能力强于剧作能力的通病。

理解了动画版《三体》的“败”,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剧版《三体》的“成”。其实,剧版《三体》的编剧团队起初并没有采取高度还原原著的创作思路,毕竟影视与小说的创作逻辑不同,完全照搬原著只会给后期拍摄带来各种麻烦。但经过各种尝试后,有着丰富经验的编剧团队发现,还原原著恰恰是最合理的改编方式。从主观上看,这也是因为剧版《三体》的创作团队在整体上更加熟悉原著,并对其高度认可。

当然,从作品最终呈现的角度来看,编剧团队显然没有把原著照抄一遍,而是精妙地把握住了改编的精髓。目前,剧版《三体》主要改编自原著的第一部。这部分内容是《三体》三部曲中纯科幻元素含量最少的一部分,因而在改编过程中,编剧团队采取了“一加一减”两手。加的一手,是人物塑造:原著中由于登场人物众多,为了推进叙事,作者不得不放弃对一些次要人物或线索人物形象的精雕细琢。而在剧版《三体》中,原本略显单薄的人物形象得到了丰富和加强。尽管开播前原著党对某些演员选角还有疑虑,但演员们的实际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得到了包括原著党在内的大多数观众的认同和喜欢。这也从侧面彰显了编剧团队不仅吃透了原著,而且很好地将角色与演员的个人气质进行了融合处理,做到了形神兼备。减的一手,则是针对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作为一部硬科幻小说,原著中信息密度极高,且采取了完全线性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对于没有科幻小说阅读习惯的普通读者来说并不友好。对此,编剧团队围绕原著中的若干中心事件,将整个故事拆分成若干叙事单元,通过降低信息密度,舒缓叙事节奏的方法,让观众既能看下去,也能看进去。

从2019年《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双星报喜,到2023年《三体》《流浪地球2》影剧联动,中国影视剧曾经的类型“短板”——科幻影视剧,在短短几年内就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对国内科幻爱好者来说,不容乐观的是,自《三体》问世至今,能够真正破圈的原创科幻作者和大IP仅有刘慈欣和他的《三体》。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不能仅靠科幻创作者个人单打独斗,而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不断塑造新IP的“科幻产业平台”,打造以科幻创作者为中心的科幻产业链。令人欣喜的是,自2020年“科幻十条”发布以来,这项对于中国科幻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工作已经在稳步推进之中。

1966年9月8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播出了美国乃至世界科幻影视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名作《星际迷航》(Star Trek),剧中那句著名的台词:“宇宙,人类最后的边疆”,随即为世界所知。就在这部连续播出三年的科幻剧集完播的四十多天后,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抚今追昔,我们赫然发现,科幻影视剧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影视产业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工业水平的缩影,更代表了一个国家包括科技观、未来观在内的整体精神面貌。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科幻影视剧这片中国文学影视化“最后的边疆”,而要真正让这片边疆结出累累硕果,最需要的养料就是实事求是和因势利导。(作者: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刘健)

来源:1905电影网
标签:

《三体》:混沌秩序下能推进科技革命吗

原标题:科学史视角下的《三体》:混沌秩序下能推进科技革命吗《三体》作为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由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又在最近接连被改编成动漫、电视剧等不同的影视版本,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挖掘的潜力。小说讲述了人类内部的三体文明展开的长达数百年的斗争,揭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恐惧的双重面向,强烈地反映了科技的冲击力量。这一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科幻小说的一个全新的革命,还为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三体”以一种蓬勃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星际间不同文明的相遇的图景,智子的科技封锁、水滴以简单的物理攻击毁灭所有的太阳系舰和歌者文明的二向箔打击等都突破了以往太空科幻的想象的边界,对比之下,《星球大战》之类的
影视 2,552

电影《流浪地球2》:探索宏观宇宙 思考人类未来

原标题:《流浪地球2》:探索宏观宇宙 思考人类未来2023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2》如约而至,点燃国产电影的观影热潮。凭借着科幻场景的震撼力、科幻想象的创造力、科幻人文的认知力,《流浪地球2》完成了中国式情感、中国式精神的多重表达,创造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中,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始终坚持以中国情感创新中国科幻叙事。“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流浪地球》科幻想象,是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国价值融汇世界话语的创新视角。在《流浪地球2》中,“中国视角”的叙事核心得到进一
影视 2,495

红岸基地、古筝行动来袭!电视剧《三体》曝海报

1905电影网讯 近日,由张鲁一、于和伟主演的电视剧《三体》发布重彩版海报及金句剧照。海报中,红岸基地、古筝行动、科学边界几大场景在浓墨重彩中被逐一呈现。该剧将于1月15日正式开播。电视剧《三体》根据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该剧从2020年12月宣布杀青,到2023年年初取得发行许可证,耗时两年之久。《三体》讲述了纳米物理学家汪淼与刑警史强联手破解三体文明在地球制造恐慌的真相,并由此展开一系列调查与对抗的故事。张鲁一在《三体》中饰演物理学家汪淼,并与于和伟饰演的刑警史强配合,剧中的天体物理学家叶文洁由陈瑾和王子文分饰老年和青年时期。陆军少将常伟思与物理学家申玉菲则分别由林永健和李小冉饰
影视 2,685

《纵有疾风起》:中年群像里的奋斗叙事新注脚

人到中年,生活就一定是安安稳稳、功成名就吗?近日,热播中的电视剧《纵有疾风起》给出了否定答案。该剧讲述了男主唐尘(靳东 饰)在遭遇未婚妻烁冰(宋佳 饰)“背叛”、公司破产等一系列变故后,组建“草根”创业团队,人到中年东山再起,并最终取得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故事。电视剧开篇讲述了意气风发的男主人公唐尘因“背叛”而破产,无奈遣散了职工,开启了一无所有、负债累累的人生。看到这里,很多观众十分不理解烁冰的行为,唐尘何尝不是?他伤心难过、借酒浇愁、一蹶不振……就在这时,既是曾经多年同窗又是知心朋友的沙舟伸出了援助之手,不断鼓励让唐尘重燃斗志,决定东山再起。人到中年,东山再起,谈何容易?更何况商场如战场,资金
影视 1,880

电视剧《三体》1月15日开播 张鲁一、于和伟主演

1905电影网讯 1月12日,电视剧版《三体》宣布将于1月15日起正式开播,并发布三体时空版海报。剧版《三体》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由杨磊担任总导演,田良良担任总编剧,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领衔主演,张帆、白客特别出演,涂松岩、寇振海友情出演。讲述了纳米物理学家汪淼(张鲁一 饰)与刑警史强(于和伟 饰)联手破解三体文明在地球制造恐慌的真相,并由此展开一系列调查与对抗的故事。来源:1905电影网,作者:CC
影视 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