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智慧
  3. » 第2页
共 30 篇

佛教中的“六度四摄”是什么含义,短短四字博大精深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六度”“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第二是持戒,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第三是忍Khanti,即为利益有情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第四是精进,即不
佛学常识 867

僧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原来大有学问

编者按:出家人穿的鞋子,有罗汉鞋、黄僧鞋、爬山虎等多种种类,也有黑、灰、黄、褐等颜色的不同。一般的僧鞋,前面是由破开来的三条梁子锁成,鞋面上有六个孔,难道,这是为了凉爽吗?还真不是,佛门中的每一样器物都充满智慧,这僧鞋上的破洞更是大有学问,一起来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融历文/林清玄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像我在寺里看到比丘和比丘尼穿的鞋子,就不时的纳闷起来,那鞋其实是不实用的。一只僧鞋前后一共有六个破洞,那不是为了美观,似乎也不是为了凉爽。因为,假如是为了凉爽,大部分的出家人穿鞋,里面都穿了厚的布袜,何况一到冬天就难以保暖了。假如是为了美观,也不然,一来出家只求洁净,不讲美
佛学常识 377

出家人为何剃光头?师父的详细解答来了

编者按:您身边一定有过这样的朋友,对佛门十分亲近,却不知僧人为何人,十分好奇出家人为何要剃光头,想问,却又怕冒犯。本文中,恰好达照法师非常详细的解答了弟子的类似提问,一起来看并转发给有同样困惑的朋友吧。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文/达照法师“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我以前经常讲过,出家人剃光头就代表三千烦恼丝断尽。头剃光了代表三千烦恼丝断尽,叫方袍圆顶。头剃光了是代表天圆,袈裟是格子的,是田,叫福田衣,所以我们往那一坐,这叫顶天立地。身体是方格子,是代表地;头是圆的,是代表天。上升为天的是智慧,智慧要高广、空旷、空灵,要一无所有。有智慧的人,头脑要一无所有,要空灵彻底,
佛学常识 1,546

智慧法语:及时从烦恼中抽离是一种智慧

编者按:你是否会一直沉浸在烦恼中无法自拔?你是否时常提醒自己要从烦恼中抽离?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首先要认识烦恼,认识烦恼和认识我执一样,它一生起来,你就要认识它,然后用智慧去转化去对治,你将会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滋长。若常烦恼。烦恼滋多。——《涅槃经》【注释】如果,一个人经常在愁苦中,他的愁苦就会增长,如同一个爱睡觉的人经常困乏一样。人经常烦恼,烦恼也会增长。所以,幸福快乐源于自己的内心。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937

智慧法语:佛弟子要有的第一个觉悟

编者按:你知道诸行无常吗?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佛陀曾有这样的教导:作为佛门弟子,应当不分昼夜,精勤奋进,要以至诚之心诵念使人摆脱愚痴、走上觉悟之路的八种大智慧,而其中第一个智慧就是要觉知世事无常。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菩提子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注释】 第一种智慧:觉悟到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长存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国土也是危在旦夕,地水火风所构成的物质,从真理的角度看,也不过是苦的根源,全为虚妄;色、受、想、行、识这五种遮盖人们智慧的阴霾,是
智慧法语 2,429

月圆燃灯,诸事圆满 | 星云大师《献灯祈愿文》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也称元月,正月十五日的晚上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把夜称为宵。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明帝为弘扬佛法以“燃灯表佛”开始,后逐渐发展成为正月十五闹花灯。此后的元宵节便有了“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全员狂欢场面。一灯能破少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古人的浪漫和美好期盼便是从那一盏盏精巧的花灯中传递出来。在佛教中佛法犹如明灯,能照破世间黑暗,所以佛教也把传法喻为传灯。那传灯到底有何意义,一起来看。元宵传灯的意义《般若经》中说:“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与诸法性常不相违。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故佛所言如灯传照。”这是佛经当中记载关于传灯的最初
佛学资讯 1,616

佛门合十礼有哪些奥秘?

编者按:合掌的礼仪佛弟子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乃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那么,合掌的深刻内涵,做为佛弟子的你,了解多少呢?快来看!佛门的一切造像,建筑、法器、礼仪等,都有表法的含义,都提示修行人如何庄严、清净自己的心地;若不懂得表法意义,而片面追求外在的形式,例如一味地追求佛寺佛堂的富丽堂皇和经忏佛事的打打唱唱,则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反沦于心外求法,甚至流于迷信而遭世人唾弃,有损佛教的声誉,且断人慧命。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
佛学常识 2,151

智慧法语:舍身烦恼 方得智慧

编者按:你有烦恼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烦恼是个奇怪的东西,你越是抗拒它,它就滋长地越快,长此以往,你就被烦恼绑架了。其实,烦恼即菩提,当你接受和洞察烦恼空性本质的时候,烦恼就是觉醒的助缘,而不是障碍了。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 《维摩诘经》【注释】由此应该了解,一切烦恼都是成佛的种子。就像不下到大海最深处,就不会获得无价的宝珠一样。如果不能深入到烦恼的大海中去,也不可能证得一切智慧。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367

作为佛弟子,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道德绑架?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佛弟子,你是否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这点小忙都不愿意帮,你们学的什么佛?一点小事还斤斤计较,你们佛弟子不都是应该忍辱吗?……似乎因为你是佛弟子,就应该是有求必应的大善人,是忍气吞声,没脾气的老好人……其实这些都是对佛弟子的误读,那真正的佛弟子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呢?乐善好施≠有求必应小张刚刚学了佛,身边的朋友同事总让他请客吃饭,还总找他借钱。次数多了以后,小张看着日渐瘪下来的钱包,生活上犯了难,于是就找朋友同事们商量,能不能先把借了的钱还给他。同事们却先不满起来,纷纷朝他抱怨:“你们佛教不都讲布施嘛,听说学佛的人都乐善好施,借你点钱,吃几顿饭怎么了。”……佛教讲布施,布施就是以福利施
佛学常识 2,389

警惕!嗔恨心的危害力极大,早知道早化解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人或事,当你发怒、生气、烦恼时,一昧地抱怨、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将生气的怒火转成慈悲的甘泉,勇于化解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才是有智慧的表现。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嗔恨”这个“敌人”,就是制胜的第一步。什么是嗔恨心?嗔恨心,通俗一点讲,就是容易生气,并且怪责、怨恨别人。佛教把嗔心分为“有理嗔”和“无理嗔”。有理时,得理不饶人;没有理时,也强占三分,自我包庇。生起嗔恨心的人,会对不喜欢的人、事、物产生排斥、厌恶。嗔恨可大可小,小到抱怨、指责;中到愤怒、谩骂;大到杀心、毁灭心。刹那之间就能改变自己身边的气场,可以使得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种种恐怖的气氛,并使得处在这个氛
佛学常识 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