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智慧法语
  3. » 第2页
共 109 篇

智慧法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烦恼来了怎么办?

编者按:你有烦恼吗?烦恼从何而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不断生出的烦恼?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戒能够保护自己的心,不让它受外境的诱惑而波动,心安定了就会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你会很快找到心中的智慧!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无忘正智。——《法句经·诫慎品》【注释】以道德纲领,规范身口两意的行为;以止观的方法达成定心安心的功夫;以正知、正见、正念、正思的修养,达成开发正慧的目的。用此戒、定、慧的三种功能来对治人的贪、瞋、痴等根本烦恼。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251

智慧法语:持戒才是真孝顺

编者按:你孝顺吗?你认为儿女应如何尽孝?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在父母心中,儿女的未来最重要。只要你自己管理好自己,你的前途一片光明,父母必然高兴、安心!人持戒乃孝顺,报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杀万物得长生,不盗物皆富,不淫不乱不欺皆信,不饮酒皆净,父母有时堕是中便安隐。——《佛说骂意经》【注释】人持戒才是真孝顺,才能报答父母恩,为什么呢?因为不杀生得长寿,不偷盗得富贵,不邪淫得贞良配偶,不妄语得信任,不饮酒得清净,这样父母才放心。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241

智慧法语:知错就改能消罪业

编者按:你能做到随时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作为学佛人,要注意自己观察自己,要多看自己有哪些过失。只有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点,才会在对治中有的放矢。然而很多的人偏偏看不到自己的过患,却把心思用在观察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上。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佛说四十二章经》【注释】如果人有许多过错,而他自己不觉悟,不悔过自新,这就顿然失去了改过之心,那么罪业就会向他奔来,就好像河水流向大海一样,越积越深越大。如果人有过错,能自己知道错了,从而自己改正解脱,能改恶行善,那么,
智慧法语 2,170

智慧法语:包容与忍让是一种美德

编者按:你觉得你的忍辱功夫如何?你表面忍了,心中确实忍了吗?为什么佛教要强调忍辱呢?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忍辱是六波罗蜜之一,不是说持戒和苦行赶不上忍辱,而是说忍辱是持戒苦行的一部分,是更深的一部分。所以说持戒和苦行最后还要达到忍辱。从根本上说,忍辱往往建立在内心的对立上,对某事、某人反对,但无法与之抗衡,只能退让、回避。为什么要执着呢?为什么不能随时自省、包容对方呢?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佛遗教经》【注释】人们的心里总有一种坚硬的东西——“我慢”,即自高自大、轻慢他人,受到一些伤害就气愤,遇到一些苦就烦恼。只有修持“忍”,才能克服“我慢”。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147

智慧法语:不信守承诺会遭人鄙弃

编者按:你是否十分在意诚信?曾经欺骗过你的人,你还相信ta吗?推己及人,你千万不要失信于人啊!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做,方可以答应别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就不要答应别人,有诺必行是赢得他人信任和尊重的重要方式。古人早就说过,“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虚伪无诚信,智者所摒弃。——《法句经》【注释】如果能做到的,说出来还可以,如果根本做不到的,千万不要说空话。要知道虚伪不讲信用,正是聪明人所鄙弃的。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215

智慧法语:不贪才能悟道

编者按:谁不爱钱财?谁不爱名利?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学佛以后,就应当看淡一点儿。儒家说“无欲则刚”,佛教也讲要断除欲望,“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假使到了无求的话,他的品德就提高了,可以超然物外,人家也会尊重他,自己也不会有烦恼与痛苦了。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佛说四十二章经》【注释】出家的沙门,只要断绝贪欲,认识自己的本性,领会最深的佛理,了悟无为无不为的佛法,内心不贪恋妄念,身外没有什么贪求,心境不执着在修道上,而实际却处处在奉行佛道,不要做恶事,造恶业
智慧法语 2,426

智慧法语:自作自受 报应早晚会来

编者按:你相信善有善报吗?我做了这么多的善事,为什么还是麻烦不断?你是否有这样的疑惑?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因果不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要时间上成熟,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出来的。比如一粒种子种在地上,微小不可见,几百年、几千年以后,仰头一看,好伟大的树啊!人们都只看到树的长大,只看到种树的结果,并不在意那颗微小的种子。所以布施的果报,要等待时节因缘。如是施报,不离施主,未熟不受,命行不尽,不得施报。——《毗耶娑问经》【注释】一切行为的果报,都会落到施主自己身上。但因缘不成熟、命运的车轮还没有转到尽头,就不会得到果报。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427

智慧法语:放纵无度犹如火场自焚

编者按:你是否曾在生活、工作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你是否觉得偶尔放逸一下没什么关系?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放纵一下自己确实可以缓解自己紧张的心情,但轻松之后就需自我反省,是否过度的放逸了,须知“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你的言行都有因果,都有业力在记录着。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变诤小致大,积恶入火焚。——《法句经》【注释】比丘面对快乐十分谨慎,放纵之人多生忧愁与过失;致使诤讼由小变大,犹如积恶成报如入火场自焚。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460

智慧法语:忏悔就能消除罪业

编者按:什么是业障?业障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消除业障呢?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业障就是罪业,是你修行中的障碍,业障都是由妄想而生。若要消除业障,那就要先降伏自心中的无明、妄想,用忏悔消除业障。起了心、动了念,当下觉察照破,不使妄想再生。真正忏悔业障,不但要发一个惭愧心、勇猛心,还要具足大愿心,总之,一颗坚强的心是你成就大智慧所必不可少的。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观普贤行法经》【注释】一切业障都是由妄想产生的,若要消除业障,就要做到真心去忏悔,契悟中道实相,了达一切罪业本自空寂,如此必能消除一切罪业。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483

智慧法语:饮酒放纵会下地狱

编者按:你持五戒吗?五戒中为什么要设置酒戒?喝酒对佛子来说有什么伤害?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酒是罪之媒,对于精进修佛的你来说,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管好自己,以前嗜酒那么现在就戒掉,以前就不喝酒那么请保持这一良好习惯。酒致失志,为放逸行。后堕恶道,无修不真。——《法句经》【注释】饮酒易使心志丧失,做出各种放纵之行。随后即便堕入恶道,没有修行决难进入真如之境。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