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佛门
共 29 篇

“逢场作戏”这个成语居然源于佛门?其意义你都知道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的积淀。佛教弘扬佛法常常运用比喻,使得一些深刻难懂的教义通过语言寓意的演化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酝酿出它丰富的含义。佛教自传入华夏大地以来,纵达两千五百多个春秋,横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在汉语语言系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处世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学习传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
佛学常识 2,497

传沩仰正宗第九世上宣下传印公老和尚行状

引言人天眼灭,法海舟沉。传公示寂,海内同悲。一代高僧、法门领袖、传沩仰正宗第九世、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庐山东林寺退居上传下印大长老,世缘了毕,所作已办,于公元2023年3月10日(癸卯年二月十九日)23时16分在庐山东林寺净土苑俶行轩安详示寂。法门失大主宰,我辈永失依怙。早在2022年11月,传公老和尚法体违和,余即奉命整理老人有关资料,草拟生平。思及老和尚住世必久,此事可缓,故完成两千八百余字初稿后,即暂时搁笔,欲待日后润色修改。孰料世事无常,传公老和尚于癸卯年观音菩萨圣诞吉日之深夜子时示寂。消息传来,余错愕良久,悲从中来,夜不能寐。悲法门顿失领袖,悲四众同失导师,悲吾
佛学资讯 2,746

普正法师:传印长老是我进入佛门、接受教育的知遇高僧

2023年3月10日(农历癸卯年二月十九),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庐山东林寺退居方丈传印长老于江西庐山东林寺安详示寂。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主任、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兰州报恩寺住持普正法师悲闻讣讯,特撰文《桃李芬芳 悲愿无尽——缅怀当代佛门高僧传印长老》以示缅怀。全文如下:文/普正法师2023年3月10日(农历癸卯年二月十九日)23时16分,佛门当代高僧传印长老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念佛声中安详示寂。世寿97岁,僧腊70年,戒腊68夏。突然听到传老圆寂的消息,内心的悲痛久久不能平复,传老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圆融无碍的
佛学资讯 2,737

去去就来!佛教界集体送别传印长老

2023年3月10日(农历癸卯年二月十九),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庐山东林寺退居方丈传印长老于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俶行轩安详念佛示寂。回顾传印长老七十春秋的佛门生涯中,承侍虚公,私淑印祖,师出宗门,倾心净业。缅维长老一生,爱国爱教,济世济人,禀大悲愿,传无尽灯,禅净双修,弘演毗尼,解行并进,著述颇丰,实为佛教界后学之楷模。长老示寂后,各界发来唁电唁函,深切哀悼这位德高望重的当代著名高僧。中央统战部致唁电悼念传印长老唁 电中国佛教协会:惊悉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传印长老逝世,谨致以深切哀悼!传印长老是中国佛教界杰出领袖,德高望重的当代著名高僧。传印长老爱国爱
佛学资讯 1,927

新成长老谈佛门礼仪:僧人着装有讲究,颜色款式有规定

图片来源:广州市海幢寺佛门礼仪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各个层面。佛法东传中土,与本土儒、道文化碰撞又形成了独具汉传佛教特色的礼仪文化。从生活中之衣食住行,到法会活动中之礼仪程式,再到待人接物之进退行止,又应丛林管理相伴随之职务称谓,以及迎合本土文化、维系佛教与王权关系之相关礼仪,处处体现佛教礼仪之出世精神与化俗特色。今就生活、称谓与修持三个层面论汉传佛教之礼仪文化。望能供初学佛者参考,更祈方家指正。生活礼仪生活礼仪主要指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四个方面。衣—服饰礼仪,食—饮食礼仪,住—居住礼仪,行—行止礼仪。这四项礼仪可以涵盖生活各个方面。(一)服饰礼仪服饰礼仪指衣着相关规定,如穿什么衣服,怎么穿
佛学常识 2,626

新成长老谈佛门礼仪:吃住坐卧皆是修行

图片来源:广州市海幢寺饮食礼仪1、如法饮食佛教对饮食的规定体现在僧人戒律上,早期印度僧人过的是托钵乞食的生活,信众供养什么就吃什么,不起分别念头,对肉食并没有限制,唯一禁止的是葱、薤、蒜、韭、胡荽等五种气味特殊的蔬菜,就是所谓不吃荤。后来佛教传到了中国,大乘佛法盛行,大乘经典中严禁吃肉,梁武帝作《断酒肉文》,限令僧人一律不得吃肉,于是中国僧人以大乘之慈悲精神不吃一切肉食。所以在汉传佛教区域,鱼肉荤腥为不如法饮食,不管出家、在家,受了菩萨戒后就应当一律断除。2、用餐方式佛教对于用餐方式有很多规定,如吃饭时不许出声,不许讲话,不许东张西望。要端坐威仪,一手端碗,一手拿筷。现在丛林大寺院都是一排排过
佛学常识 1,547

佛门如何看待“听天由命”?

一件事能否做成,心态消极的人说“听天由命”,信奉成功学的会讲“人定胜天”,而学佛之人则会祈愿“因缘和合”。那么, 因缘,到底是什么?和“听天命”又有什么不一样?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1、万事万物,因缘聚合因缘,其实是“因”和“缘”的并称。因,是指引发结果的直接的内在原因;缘,是外来的相助的间接原因。所以,因缘也常被叫做“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不仅仅是做事,世间的万事万物甚至这个世界的成住坏空,都是来自于因与缘的聚散。用缘起来看世界,一切都是因缘聚合之后形成的现象,如果脱离那些内在的原因、外在的助缘,根本找不到能够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人、事、物。所以,不论是我们做什么事,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
佛学常识 1,472

法器是佛教的龙天耳目,这些法器法物你认识几个?

木鱼(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慧玲)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法物。兹将寺院道场常用的法器法物列举如下:一、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二、鼓: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
佛学常识 435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看完马上又念了十遍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二、经常念佛,你会身体健康,颜色光泽,气力充盛,心情快乐,气息平和,各种疾病原则上不会再侵害于你,小毛小病也很快就会消失。三、经常念佛,你不会再斤斤计较各种利害得失,不会再人为制造人际关系的紧张,不会因愤怒而伤元气。四、经常念佛,一切恶鬼、罗刹、夜叉皆不能侵害于你;毒蛇、毒药、皆不能伤害于你。五、经常念佛,可远离各种是非场合,以及水火、车祸、歹徒、牢狱、刀兵等一切灾祸。六、经常念佛,你的善良本性将成为言行主导,即使先前所作坏事(十恶不赦除外),也可在念佛后得到减轻或
佛学常识 690

佛菩萨的眼睛最深情!可惜很多人不太懂

你见过的最深情的眼睛长啥样?想到了梁朝伟?张国荣?还是易烊千玺或张艺兴?有人说都不是,佛菩萨的眼睛才最深情。拜佛时,抬眼望向佛菩萨慈悲的双眼让人身心顿感安定,有人问,佛菩萨的眼睛为啥半闭半睁?看完此文你会懂。著名的学者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我母亲信佛,但并不大懂得什么佛理。我在童年的时代,有次问她:妈妈,菩萨的眼睛为什么半开半闭?他为什么不张开眼睛?这个问题不好解释。可是我的妈妈却不假思索地回答,世界上的人太坏了,菩萨只好半闭着眼,不看为妙,如果张开眼睛一看,这么乱糟糟的一个世界,那真要气死了。上面的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但是也算是一个解释了吧,不过还有一个非常慈悲的说法:半睁眼是
佛学常识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