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佛经
共 9 篇

佛经中所说的“大乘”“小乘”有什么分别?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文/赵朴初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首先大乘在灭谛上进一步说“无住涅槃”。从理论上说,十二因缘灭,灭的只是不合缘生缘灭真理的无明烦恼,而不是缘生缘灭的法,“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所以到了佛的圆满觉悟的境界,就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能在因缘生灭的世界中,永无休歇地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而随时随处安住在涅槃的境界。其次根据缘起的道理,说明一法以一切法为缘而生起,同时又是生起一切法之缘,所以任何人与一切众生都有同体的关系,好像海里面一个小水泡和整个大
佛学常识 2,295

佛经里是总是提到“无我”,到底什么意思呢?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离有情义”、“依他起义”和“无动作义”,都是说明无我的道理的。“有情”的巴厘语是“萨埵”,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都叫做有情。婆罗门教和其他各派主张一切有情都有一个常住的(固定不变地存在的)、起主宰作用的自我(意义与“灵魂”相当)。缘起论则认为所谓“有情”,无非是种种物质和精神的要素的聚合体。从身体的组织来说,有情是由于“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六种元素)所构成的,依借前五大而有身体的机关及其作用—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气,风为呼吸,空为种种的空隙;依借后一大(识)而表现种种的精神活动。再从心理的要素来说,有情的组织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蕴就
佛学常识 1,487

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那什么是无常?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德力根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迁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包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著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的消灭叫做“灭”。刹那是极短的
佛学常识 487

史上最难应聘的“菩萨岗”招聘标准来了!快看,你符合要求吗?

编者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称口就来“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但究竟什么是菩萨?想要成为菩萨,又需要哪些条件?恐怕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答不出。别急,小编这里为你整理了一份有关菩萨的“录用”标准,快看,你符合要求吗?文殊大士 妙应无方座前狮子兽中王妙意降吉祥花雨天香宝智透心光菩萨,其实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萨埵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所以,通俗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恶的人,称为“菩萨心肠“。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
佛学常识 606

进入寺院不知所措?一定要看看这9条注意事项

编者按:很多人对入寺礼仪不是很清楚,进入寺院不知所措,言行举止常不如法,甚至玷污清净道场的庄严神圣,更严重的是凭空猜测,以致于以讹传讹。鉴于此,本文将入寺应该注意的礼仪作简单介绍,以供在家信众参考。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1、拜佛、问讯与上香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绢画,皆需衣着整齐,向佛菩萨像恭敬顶礼。若有急务亦须问讯,以示尊敬。居士不可在大殿正中央的拜垫上拜佛,因为这是住持或主法和尚礼佛专用的,可在大殿东西两单礼拜。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因此只要心怀诚敬,无
佛学常识 733

世事无常,我们该“听天由命”吗?

2021年8月9日,著名演员于月仙在内蒙古阿拉善拍片时发生车祸不幸去世。于月仙曾因成功扮演电视剧《乡村爱情》“谢大脚”一角,深受观众喜爱,意外传出,许多人不免扼腕叹息,感概世事无常。佛在经中说,生命在呼吸间,“无常大鬼,不期而至;冥冥游神,未知罪福。”。“无常”是佛门弟子的必修课,那么,面对世事无常,我们是该选择“听天由命”,还是报之以深情呢?认识无常首先,认识无常。什么是“无常”?赵朴初居士在《佛教常识答问》中这样总结: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
佛学常识 2,013

佛教徒究竟能不能吃“香菜”?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在佛教徒之间,大家往往都不敢吃香菜。但追根究底的问是为什么,大家又都不太能说的出具体原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在佛经中一探究竟,关于“香菜”我们佛教徒究竟能不能吃?香菜(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佛教五荤中有“菜”吗?香菜,民间也称芫荽,现在很多寺院的午斋会用到香菜做配料。但也有佛教徒说,香菜是五荤(五辛)之一,所以不解为什么寺院烧斋饭会用到香菜?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五荤?五荤,是指具有强烈刺激性且气味强烈的植物类食物。五荤之说自佛陀时代已经开始。《梵网经》所载的五荤为“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即为大蒜、大葱、洋葱、韭菜、兴渠(也称藠
佛学常识 2,743

经典中容易念错的12个字,你能念对几个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学文化博大精深,经典众多。在我们读诵经典时,难免会出现念错字的情况。今天,小编为您整理经典中常念错的12个字,看看你中招了吗?图片来源:十愿百科 摄影:本智法师1、南无这两个字最为常见,经常出现在各种佛及菩萨的名号之前。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等。它们是梵文的音译,表示对佛及菩萨的尊敬或皈依,佛经中读为“nā mó”,而不读“nán wú”。2、摩诃这个词也经常出现在一些佛、菩萨的名号之前,其意译为“大”。如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迦叶”,就是指“大迦叶”。又如佛教天台宗的经典《摩诃止观》,汉语就是“大止观”。其中的“诃”字不读
佛学常识 464

这10个佛教基础问题你都了解吗?快戳进来答题

你对佛教知识了解多吗?如果有人问你这10个佛学常识问题,你回答得出来吗?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妙传1、什么是佛?佛是梵文音译过来的。汉文里的“弗”字,音与梵文发音相同,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印度悉达多太子通过修道后觉悟成佛的,就在“弗”字旁边加了个“单立人”。所以“佛”这个字,是专门为佛陀新造的字,也显示出古大德的智慧。这也是为了告诉我们,佛和我们一样,都是人,是通过努力修行而觉悟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我们遵照佛的教导方法去努力实践,也可以成佛。2、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的内涵包括无边无尽的事理,目的在于破除迷信,启发人们的智慧。3、释迦牟尼
佛学常识 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