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佛法
  3. » 第3页
共 54 篇

警惕身边的“佛教油子”!四大特征一起来看

你是否遇过这种人,对佛法十分精通,又表现出不屑?你是否遇过这种人,沉浸佛法多年,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善?这种人有时被称为“法油子”或“佛教油子”。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如何规避自己成为“佛教油子”?一起来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丹珍旺姆犹如裹油硬皮之自心尚未调服心法不相融莫让如子自心染恶癖愿能勤修殊胜之佛法什么是“佛教油子”“裹酥油的牛皮,虽然与酥油长相依伴,但它仍非常坚硬。同样的道理,虽然这个人滋润在佛法的甘露中,但此人的相续仍然极难调化,坚硬无比,所以称这种人是佛法油子或善法油子。”像有些人,法倒是求了不下百次,可是自相续与从前比较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善,这种人就叫做“佛教油
佛学常识 453

智慧法语:愚昧的人悟不到佛法

编者按:你觉得佛法是不是很高深?什么样的人才可以领悟佛法?愚痴的人为什么会愚痴?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愚痴的人之所以愚痴,源于自身的“三毒”所害,即贪、嗔、痴,这是人们身、口、意业一切恶行的根源。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愚人意难解,贪乱好诤讼。上智当重慎,护斯为宝尊。——《法句经》【注释】愚昧之人心意难以悟解佛法,贪婪昏乱喜好与人诤讼。上智之人应当意重如山慎守心意,并将澄明心意视为宝中之宝。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77

100个佛教名词详解,看完全明白了!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保华01 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02 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03 缘觉: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04 声闻: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05 阿罗汉: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06 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07 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08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09 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10 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11 一
佛学常识 254

佛门大事“上堂大斋”,功德超出你想象

编者按:你知道“上堂大斋”吗?这是佛教丛林中一项非常隆重的佛事,区别于一般的供斋法会,功德利益很大,我们一起了解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供斋的含义和分类供斋,又名供僧法会。施主布施财物于寺中,上供十方诸佛,中奉诸圣贤,下及三途六道一切有情。受此供养者,以诵经礼佛回向护法龙天,使功德主增福增慧、广结佛缘,所愿皆成。十方僧宝,接受居士供养,是名种“福田”。供养十方现前僧,自得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各寺院为满足信众此项功德需求,特设多种渠道,供斋即是其中最方便之项目。供斋分随喜斋、罗汉斋、如意斋、上堂大斋多种方式,大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可以适当选择,虽然所费资财不等,只要尽心尽力,其所得福德
佛学常识 283

常修法师《净因思与行》读者见面会将在北京举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种下思想的种子,收获智慧的人生。由镇江净因寺、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学会联合主办的《净因思与行》读者见面会,将于2023年2月19日上午10时在北京市东城区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举行。镇江净因寺方丈常修法师将携《净因思与行》与读者见面,共同探讨佛学在工作生活中的运用,分享佛教艺术,解答佛教名词疑惑等互动。欢迎喜欢传统文化的读者报名参加。《净因思与行》作者常修法师常修法师著作《净因思与行》《净因思与行》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佛法与人生,包括三小章节来分别阐述如何正确认识佛教;佛教的人生观及佛教的世界观。第二部分为觉悟人生问答,归集整理了佛教知识中常见的疑问和误解,以此来增加扩大内容的
佛学资讯 374

考考你:住持、方丈、和尚,到底啥区别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一、住持:寺院的最高负责人住持的名称起源于禅门,意表安住于世而保持佛法,故为一寺之主僧,名曰持。如年老而具有学德者,又尊称为“长老”。简单来说,住持就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只要是寺庙,就会有一个住持。住持要负责寺内弘法、修持、寺务(行政)、财务以及其它日常事务,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弘法,比如早晚课诵、告香、整肃违规的僧人等。佛教传入中国后,采取的是师徒之间传授佛法,没有住持一说。到了唐代之后,禅宗兴盛,门徒甚多,于是住持就成为了一种职位和称呼,指代“代佛传法、续佛慧命”的人。所以住持的日常事务,主要在于传承佛法。那么住持是如何选出来的呢?1、佛教的得法弟子,要有足够的修持见地,
佛学常识 430

智慧法语:持戒自律的人没有烦恼

编者按:忙碌了一天,你是否渴望睡眠能够安详自在?怎样才能减少烦恼和忧愁?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持戒是学佛、修行的底线和根基,佛陀在圆寂前教导弟子要“以戒为师”,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佛法以“戒”修身,以“定、慧”修心,通过持戒修身,来提升内心的境界。持戒者安,令身无恼。夜卧恬淡,寤则常欢。——《法句经》【注释】持守戒律之人平安无患,可使身心免除烦恼:夜晚睡眠恬淡安详,一觉醒来常常身心欢喜。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34

智慧法语:佛出世机会难得 有如昙花一现

编者按:你身边的信佛的人多吗?你是不是觉得今生能够听闻佛法是无比幸运的事情?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佛法难遇,人身难得”,在轮回中能够得到人身,来到现在这个世界实属不易。佛陀出现于世本就如昙花一现,我们能正好在佛法住世的这短暂的一瞬中,正好得到万劫难复的人身,还能信入佛法,这是修了多少世的福报,种了多少世的善根,才得已闻得佛法……佛出世难,如优昙花,值佛生信,亦复甚难;佛临涅槃,最后施食,能具足檀,复倍甚难。——《大般涅槃经·寿命品》【注释】佛陀出现于世的机会很难得,就像昙花一现,可遇而不可求;有幸遇到佛陀出现于世,又能生大信心、信受奉行,就更难得;当佛陀示现涅槃时,最后一位给佛陀
智慧法语 385

“说谎”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今天就带您了解一下

俗话常说“祸从口出”,即使对于没有受五戒的人来说,也常常苦于在日常的生活中,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语。那么,“说谎”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呢,今天,就带您了解一下,那些你忽略的事。“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律,其中的“不妄语戒”要求大众要诚信。佛教中妄语大致分为大妄语和小妄语,而对于受持五戒的弟子而言,想要严持“不妄语”戒,做起来确实也并不容易。何为“妄语”?“妄语”释名:心口相违,言不称实,欺诳他人,名曰妄语。不妄语,就是不说谎话、有则言有,无便言无。《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阿弥陀经中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意表信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金口
佛学常识 1,965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赖永海教授致唁函悼念星云大师

2023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下午5时,传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世、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在佛光山传灯楼开山寮圆寂,世寿97岁。一代宗师,同德日月,般若舟沉,大众痛失依怙,同声祈愿大师能乘愿再来。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赖永海教授知悉星云大师安详示寂,特发唁函悼念星云大师,表达对星云大师的深切缅怀之情。星云大师与赖永海教授亲切交谈(作者供图)赖永海教授佛学专著在宝岛出版,星云大师邀请赖教授在佛光山举办出版首发式赠送书法《光明藏》(作者供图)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大型佛学讲座暨全球首部《中国佛教通史》展示会在佛光山举行,赖永海教授向星云大师赠书。(作者供图)佛光山宗务委员会:惊悉星云大师缘尽舍报,于20
佛学资讯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