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优婆塞戒经
共 3 篇

在生活中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文/圣严法师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渡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恶,心不瞋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一五也有:“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瞋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瞋恼欲法,是为法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
佛学常识 1,214

智慧法语:忍辱是慈悲的源泉

编者按:如何培养慈悲心?怎样才是最大的安乐?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修忍辱是修持慈悲的基础,而慈悲又能得到安乐,所以忍辱修得好必能得到大安乐。若能修忍,当知即是修慈因缘。如是慈心,即是一切安乐因缘。——《优婆塞戒经》【注释】行持忍辱,即是修持慈心的因缘,而对于众生的慈心,则是一切安乐的因缘。慈为与乐,与他人乐,必得自身安乐,忍辱者长得安乐。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003

智慧法语:这就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编者按:布施真的有因果吗?布施真的有果报吗?布施之后能为我带来什么?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真正的智者在布施时是不考虑这些问题的,布施是六度之首,布施要“无我利他”,不考虑我将失去什么、能得到什么,而是用自己的慈悲去利益他人。智人行施,为怜悯故,为欲令他得安乐故,为令他人生施心故。——《优婆塞戒经》【注释】智者行布施,是因为怜悯他人,为令他人得安乐,为令他们也生起布施之心。布施者,应将布施之心,施于他人,令得安乐。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