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寺院
  3. » 第7页
共 66 篇

佛教寺院楹联填空,看看你能答对几道

图片来源:十愿百科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楹联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一种独特的载体。佛教楹联既有中华楹联文化的韵律之美,更有广大无边的佛家智慧,可以说每一帧佛教楹联,都蕴含了照察五蕴万有的真实智能。相信大家常被一些句句禅理、字字机锋的佛家楹联所吸引,那么,现在问题来咯,在看过那么多楹联后,你是否也能随口说出几对来呢?快来看看你能答出几道题!1、大千世界,( )法门。——安徽九华山月身宝殿2、皆以无为法 ,当生( )心。——河南登封少林寺(面壁石亭)3、不陟高寒处,( )天地宽。——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梁应龙)4、当知心是( ),常以戒为师。——浙江临海台州佛教文化馆(茗山)5、定光澄月相,( )涌潮音
佛学常识 934

盘点中国“最”寺庙:快来看看你去过几个

广义上讲,寺庙不仅仅是佛教僧人活动的场所,还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是承载我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符号”。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寺庙之“最”,快来看看你认识几个?1、历史最早——河南洛阳白马寺洛阳白马寺山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于保华)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白马寺齐云塔院——中国第一古塔(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于保华)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拥有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十个第一,即“祖庭十古”。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佛学常识 2,726

僧人住的地方为何叫“寺院”?佛教“道场”这些称谓必须get

中国的风景名胜之中,名刹古寺不在少数。不管你是否信佛,对中国古寺有些常识性的了解,游玩时便可多出许多意趣,今日我们就来了解”寺“的称谓演变。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旨兴建白马寺,明令该寺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安居处所,后代僧尼的住所因此通称为“寺”。所谓“院”者,原亦指官舍,后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于是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的滥觞。“院”一般均较侧重文教事业,如讲经院、译经院等。大慈恩寺是
佛学常识 2,853

如何在喧嚣中保持纯洁的心?这则小故事会让你倍受启发

现代人在喧嚣的城市中,怎样才能保持一颗纯洁心?只有在寺院中修行才叫修行吗?人生处处是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只要我们能够时时自省,能够清除心灵的尘埃,那便是佛法。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信徒非常欢喜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
佛学故事 830

披袈裟拄锡杖,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在佛门真实存在吗?今天就揭开谜题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身披袈裟、头戴五佛冠、手拄锡杖是影视剧《西游记》中唐僧的经典形象,但是,这似乎与我们平时在寺院见到的师父形象不太一样。唐僧的影视形象是杜撰出来的吗?他在剧中的一身行头在佛门中真实存在吗?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谜题。一、袈裟袈裟(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在影视剧《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曾代如来佛祖赠送给唐僧一件闪耀着七宝光芒、水火不侵的宝物——“锦襕袈裟”。在佛门中,袈裟确实是区别于一般世俗服装的佛教僧侣服装。有纹为田,为世福田袈裟翻译为中文是不正色、染色之义,因此袈裟称为坏色衣,意思是不能用青、黄、赤、白、蓝等正色来制衣。又因为袈裟必须用很多的小布块组合在一起,然后缝合起来,所以也把
佛学常识 909

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祈愿“阳阳”无恙,日月清明

2022年12月30日(农历腊月初八),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释迦牟尼佛来历释迦牟尼佛,净饭王太子,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尼泊尔南部),佛教创始人。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证悟的佛陀,尊称为“释迦牟尼”,梵语义为“能仁寂默”,“能仁”者,意指“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意指“不着相,做任何事情心理面不执著不留痕迹。”佛共有十号,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
佛学资讯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