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寺院
  3. » 第3页
共 66 篇

新成长老谈佛门礼仪:吃住坐卧皆是修行

图片来源:广州市海幢寺饮食礼仪1、如法饮食佛教对饮食的规定体现在僧人戒律上,早期印度僧人过的是托钵乞食的生活,信众供养什么就吃什么,不起分别念头,对肉食并没有限制,唯一禁止的是葱、薤、蒜、韭、胡荽等五种气味特殊的蔬菜,就是所谓不吃荤。后来佛教传到了中国,大乘佛法盛行,大乘经典中严禁吃肉,梁武帝作《断酒肉文》,限令僧人一律不得吃肉,于是中国僧人以大乘之慈悲精神不吃一切肉食。所以在汉传佛教区域,鱼肉荤腥为不如法饮食,不管出家、在家,受了菩萨戒后就应当一律断除。2、用餐方式佛教对于用餐方式有很多规定,如吃饭时不许出声,不许讲话,不许东张西望。要端坐威仪,一手端碗,一手拿筷。现在丛林大寺院都是一排排过
佛学常识 1,494

万象复苏 势不可挡:厦门佛事用品春季展预登记全面开放!

2023新春开门红,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市场回归速度远超预期,体现中国市场存在的无限商机!冬去春来,五月采购黄金季,也将迎来佛事用品行业的春天!市场迅速回暖,五月将是一场不容错过的行业盛会!聚焦行业趋势、迎接市场热潮,在文化自信的潮流中,展会更加注重文化性、创新力,展品呈现出市场的缩影与趋向。迎接市场复苏抢占商机,合作共赢首届中国厦门国际香产业博览会聚焦香行业,汇聚香品香具及各类衍生产品,延续专业化发展趋势,打造一个全产业链平台,推广香及其衍生品在更多生活场景中的应用,让香更加大众化、年轻化,实现产业升级,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厦门传统建筑暨寺院建筑展结合当今时代背景
佛学资讯 1,631

九华山百岁宫暨庐江庆复寺2023年传授三坛大戒通启

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安徽九华山百岁宫暨庐江庆复寺将于2023年4月9日至5月9日举行传授三坛大戒。关于2023年春季九华山百岁宫暨庐江庆复寺传授三坛大戒的通知一、受戒人员条件1、爱国爱教,遵纪守法;2、信仰纯正,勤修三学,遵守教义教规,品行端正;3、年龄在20至59周岁之间(1964年4月9日至2003年4月9日,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六根具足,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4、剃度后,男(女)众在寺院修学两年以上(2021年4月9日前剃度);5、有一定佛教学识,能够背诵早晚课诵、毗尼日用和具备基本佛事法务活动能力。二、报名手续1、如实填写《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出家二众受戒申请表》,正反面打
佛学资讯 819

法器是佛教的龙天耳目,这些法器法物你认识几个?

木鱼(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慧玲)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法物。兹将寺院道场常用的法器法物列举如下:一、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二、鼓: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
佛学常识 378

暖禅使者出发!走在千里供养的利他之路上

这是一次特别的供养之旅,王鹤燃用文字记录下了这次旅程中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满是真诚,无一不透露出他们的公益精神和利他情怀。文/王鹤燃2022年秋季佛事展上,有幸与一位与众不同的师父结了缘,师父肤色黝黑,乍看起来以为是尼泊尔人,穿着南传佛教僧侣服装。他就是老曼峨总佛寺的仁德法师。法师慈悲,对我们这些“好奇宝宝们”提出的各种“奇葩问题”有问必答。老曼峨法师是布朗族,家乡是西双版纳大山深处的布朗山老曼峨,老曼峨是西双版纳自治州里有着1880余年历史,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隶属布朗山布朗族乡,而布朗山布朗族乡是中国唯一的布朗族乡,有着“世界最早的茶叶出产地”的美誉,是一个纯正的布朗族村寨。老曼
佛学资讯 449

新成长老谈佛门礼仪:那些佛教中的称谓你知道多少?

图片来源:广州市海幢寺佛教中有很多称呼,佛教团队因不同职务、资历也会有各种称呼,如下介绍三种:即戒规上的称谓,职务上的称谓,生活上的称谓。一、戒规上的称谓根据所受的戒律之等级而赋予七种称谓,又名七众。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与比丘尼,梵语比丘,译为乞士,有三种意思:破恶、怖魔、 净命,受了二百五十条大戒的成年出家男性称为比丘,受了三百五十条大戒的成年女性称为比丘尼。式叉摩尼,指未受大戒,而接受六法考验准备受大戒的成年出家女性,也叫学法女或正学女。沙弥与沙弥尼,指出家受十戒的未成年的男性与女性。优婆塞、优婆夷指受五戒或菩萨戒的在家居士,也叫近事男、近事女,亲近
佛学常识 422

考考你:住持、方丈、和尚,到底啥区别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一、住持:寺院的最高负责人住持的名称起源于禅门,意表安住于世而保持佛法,故为一寺之主僧,名曰持。如年老而具有学德者,又尊称为“长老”。简单来说,住持就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只要是寺庙,就会有一个住持。住持要负责寺内弘法、修持、寺务(行政)、财务以及其它日常事务,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弘法,比如早晚课诵、告香、整肃违规的僧人等。佛教传入中国后,采取的是师徒之间传授佛法,没有住持一说。到了唐代之后,禅宗兴盛,门徒甚多,于是住持就成为了一种职位和称呼,指代“代佛传法、续佛慧命”的人。所以住持的日常事务,主要在于传承佛法。那么住持是如何选出来的呢?1、佛教的得法弟子,要有足够的修持见地,
佛学常识 417

进入寺院不知所措?一定要看看这9条注意事项

编者按:很多人对入寺礼仪不是很清楚,进入寺院不知所措,言行举止常不如法,甚至玷污清净道场的庄严神圣,更严重的是凭空猜测,以致于以讹传讹。鉴于此,本文将入寺应该注意的礼仪作简单介绍,以供在家信众参考。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1、拜佛、问讯与上香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绢画,皆需衣着整齐,向佛菩萨像恭敬顶礼。若有急务亦须问讯,以示尊敬。居士不可在大殿正中央的拜垫上拜佛,因为这是住持或主法和尚礼佛专用的,可在大殿东西两单礼拜。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因此只要心怀诚敬,无
佛学常识 714

学佛修行一定要到寺院吗?看看印光大师如何开示

编者按:每逢佛历节日,许多善男信女走进寺院礼佛,很多人有这种感受,上完香拜过菩萨,心里好不容易清净了。可是一回家,有一摊子事需要自己处理,又心烦意乱起来。那么,学佛修行一定要到寺院吗?在家学佛,能不能成就呢?印光大师借此文劝勉我们,“处处可修行,家庭即是道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融历文/印光大师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得不思议即生了脱之益。便为捨本逐末,利疏而不计利亲。其可乎哉没。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尽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劝身率,使其同归净域,尽出苦轮。可谓戴发高僧,居家佛
佛学常识 370

寺院的门槛,为什么不能踩?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当我们去寺院参观或礼佛朝拜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寺院的门槛非常高。到寺院殿宇门口,或许还会有人善意的提醒你:“门槛不能踩!”听到这样的提醒,或许你会疑惑:“为什么不能踩?”如果慌忙之下不小心踩到了门槛,或许你会心有不安,生怕自己做了错事,受到佛菩萨的惩罚。寺院门槛不能踩,这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呢?1、对踩门槛的错误认识在寺院忌踩门槛,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门槛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者额头,而佛菩萨是很忌讳脚的,认为脚是肮脏之物,踩了门槛是对佛菩萨的不敬,会受到惩罚。其实,在佛教文化里,并没有“门槛是佛菩萨肩膀或者额头”的说法。如果说门槛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者额头,绝对不能踩,那难道就可以
佛学常识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