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晨昏敲钟要连击108下?揭秘东方之“钟”
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大凡都含有这样一个篇章,就是“钟文化”。而中国的钟文化具有特殊的魅力,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辉煌的科技成就,而且显示了中国人的非凡智慧。
钟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最早的钟,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以在陕西境内出土的一件陶钟为起始,年代为原始社会,距今约有5000年之久。在那时,我们的先民就制作出了陶铃,以在劳作之余来自娱自乐。据悉,当时的陶钟就是由陶铃发展而来。
在商代,出现了手执的铜铙,单个的打击乐器,后来逐渐发展成大小不同、成组的编铙。周朝初期,出现了挂在架上的编钟。到了周朝中期,编钟成为一种礼乐器,在文化、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后来随着“礼崩乐坏”,使得制作复杂、价格昂贵的编钟在战国后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两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寺院大量出现。 为了集僧聚众,钟就被请进了寺院,随后便有了佛教的法器——梵钟。 自此,梵钟与寺庙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此后来就有了“有寺必有钟,无钟即无寺”的说法。 随着寺庙的增多,作为法器的佛事钟也越来越多,成为中国古钟的主流了。 相传南朝时期,京城近五百寺,寺寺有钟。 以后,朝钟、更钟等就逐步多了起来。
关于梵钟的起源,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证明: 中国梵钟受到佛塔所悬铜铃的影响,最晚不迟于南北朝时期,已改做圆形,成为所谓的梵钟了。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南北朝时,中国已有了截面为圆形的梵钟。
梵钟的形制是如何演变的呢? 据孙机《中国梵钟》(《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1期)载: “中国梵钟的造型既吸取了印度铜铃的因素,也取法于中国的古乐钟。 ”这一观点说的很正确。 到了唐代,梵钟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无论南方和北方,梵钟都大量出现,并且铸造精美、造型独特。 此后的宋、辽、元、明、清等各个朝代,梵钟更是遍及大江南北,形成了寺院道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钟的造型与铭文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南北方梵钟的造型有所不同,所有梵钟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从使用材料上看,大致分为铜钟和铁钟,不过也有其他材料的,只是较少而已。不管什么材料的钟,一般都由钟纽、钟肩、钟腰、钟身(钟体)、钟裙和钟唇等几个部分组成。
从形体 上分类,钟可分为两 类。 一类是圆形钟,这类钟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如朝钟、更钟、佛事钟等属于此类。 另一类是扁形钟,其横截面为两段圆弧,似两片瓦合成,也称瓦型钟,中国古乐钟属于此类。
钟声深沉、洪亮、绵长,才能震撼人心。 形大体重的钟基频低,储能大,使钟声深沉绵长。 钟声的强弱清浊,是与钟体的大小、形体、厚薄等有关。 用加入锡的青铜制钟比黄铜和铁制钟声音清脆。 钟的下部和钟唇加厚外张,使声音向外辐射能力强,就会使钟声洪亮。 所以,大凡具有宗教感染力的佛事钟的钟声,都是由形大体重、钟唇厚而外张的青铜钟发出的。
钟的铭文多种多样,但总的可以归纳为三类。
其一为记事类,一般都是记载寺庙修建的时间、经过或有关铸钟的情况。
其二为供奉类,这类铭文所记内容一般都是佛号、佛经和咒语等,佛号一般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
其三是祈福祝愿类,这类铭文都有具体明确的祈愿,都是为了祈求某一件事而铸的,而属这类铭文的钟多为老百姓所铸。
梵钟的图案也丰富多彩,醒人眼目。早期图案多为青龙、白虎、朱雀等,到了晚期时,则多用写实的龙纹、仙鹤、佛像、花草、莲珠和江崖等图案。有的钟裙上布有“八卦”符号,八耳波状口上布有钟月。至于钟月,有一个的,两个的,四个的和八个的,也有一个都没有的。
撞钟的规则与意义
梵钟的产生是佛教东来、寺院兴起的产物。梵钟就是佛钟,顾名思义是供寺庙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另外诸如起床、睡觉、吃饭等无不以钟为号。所以,不同用途则敲不同的钟。但敲钟的讲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规·法器》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钟要连击一百零八下。
佛事钟是用于祈祷、感化、超度众生。 僧寺的钟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复两遍,共108下。 钟鸣108响,以尽除人间烦恼,佛教上称为“百八钟”。 一般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称为晨钟暮鼓,以警觉修行人要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一般的游人、香客到寺院都要撞钟三下,至于为何要撞三下? 据说撞钟三下,分别代表福、禄、寿。 这里的福指的就是福喜临门,禄指的就是高官厚禄,寿指的就是延年益寿。 所以凡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大都要撞钟三下,以祈身体健康、福禄呈祥、烦恼消除、善根增长。
钟声能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和美的享受。一直到现在,大凡喜庆盛典,新春佳节,那悠扬的钟声仍在喧闹的都市上空回响,这钟声象征着和平、吉祥、振兴、奋进!
钟,平稳庄重,端庄安祥,千百年来作为中国寺院不可缺少的一种法器,一般都高悬在大殿或钟楼的梁上。在撞击时,声音纯厚绵长,圆润洪亮……
文章来源:《法音》杂志
作者:智海
图片来源:十愿百科
摄影:丹珍旺姆、妙虚、丁明夷